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鲁郡途中遇徐十八录事赏析

鲁郡途中遇徐十八录事

唐 · 高适
谁谓嵩颍客,遂经邹鲁乡。
前临少昊墟,始觉东蒙长。
独行岂吾心,怀古激中肠。
圣人久已矣,游夏遥相望。
裴回野泽间,左右多悲伤。
日出见阙里,川平知汶阳。
弱冠负高节,十年思自强。
终然不得意,去去任行藏。

注释

嵩颍客:指来自嵩山和颍水流域的旅人。
邹鲁乡:古代的学问之邦,孔子和孟子的故乡。
少昊墟:古代帝王少昊的遗址。
东蒙长:东蒙山显得更加高大。
游夏:子游和子夏,孔子的弟子。
裴回:徘徊,来回走动。
阙里:孔子居住过的鲁国阙里。
汶阳:汶河的北岸,古代地区名。
弱冠:指二十岁,古代男子成年的年龄。
行藏:指人的行为和隐退的选择。

翻译

谁说我是嵩山颍水的旅人,竟然途径了邹鲁这片乡土。
眼前是古代少昊的遗址,我才意识到东蒙山的雄伟。
独自行走并非我本愿,怀古之情激荡胸膛。
那些圣贤已远去,我与子游、子夏这样的大儒遥相辉映。
我在野外沼泽间徘徊,心中充满哀伤。
太阳升起照亮阙里,河流平静映照汶阳。
二十岁时我就坚守高尚节操,十年来一直渴望自我强大。
最终还是无法如愿,只能任由自己的命运去往何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所见所感,表达了一种怀古思深的复杂情绪。开篇“谁谓嵩颍客,遂经邹鲁乡”两句,诗人自称为行者,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提问,表明自己正在游历那些历史名人的足迹,即嵩山和颍水之间的邹鲁之地。接着“前临少昊墟,始觉东蒙长”进一步描绘了诗人面对着历史遗迹的情景,少昊墟是古代圣贤孔子的墓所在地,东蒙即指孔子的另一个名字“蒙山”,这里通过“始觉”二字,传达了一种突然产生的深切感慨。

中间几句“独行岂吾心,怀古激中肠。圣人久已矣,游夏遥相望。”表明诗人的内心独白和对古代圣贤的向往之情。这里的“独行”并非孤独,而是一种精神上的独立与自持;“怀古激中肠”则是深切地怀念古人,感慨万千。而“圣人久已矣”指孔子等圣贤已经去世很久,“游夏遥相望”则是在遥远的地方向往着那些古代圣人的足迹。

下文“裴回野泽间,左右多悲伤。日出见阙里,川平知汶阳。”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野泽、日出、川平等,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心境。在这里,“裴回”即裴回山,地处鲁国,是孔子游历的地方;“左右多悲伤”则是因为周围环境激发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沉哀思。而“日出见阙里,川平知汶阳”则是通过景物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古代圣贤之地的认识和感受。

末尾几句“弱冠负高节,十年思自强。终然不得意,去去任行藏。”表现了诗人个人的志向与无奈。其中,“弱冠”指年轻时期,“负高节”则表明诗人有着不凡的抱负;“十年思自强”说明了诗人在过去十年的时间里,一直在追求自我提升和强大。而最后“终然不得意,去去任行藏”则是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只得带着遗憾继续前行。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圣贤足迹的追寻,以及对自然景物的深情描绘,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流露出一种个人抱负与现实之间的落差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