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吕子约霜月有感二首(其一)
宋 · 袁燮
寒松饱霜雪,冉冉翠光湿。
万物困波流,砥柱独中立。
比德有君子,逸气难拘絷。
平生忧世心,如彼救焚急。
朅来席未温,冥鸿去何适。
劝君且淹留,斯民待安辑。
小试活国手,腠理犹可及。
万物困波流,砥柱独中立。
比德有君子,逸气难拘絷。
平生忧世心,如彼救焚急。
朅来席未温,冥鸿去何适。
劝君且淹留,斯民待安辑。
小试活国手,腠理犹可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寒松傲霜雪的画面,象征着坚韧不屈的君子之风。"冉冉翠光湿"写出了松树在霜雪后依然保持生机,犹如君子身处困境仍能保持高洁。"万物困波流,砥柱独中立"进一步比喻君子在世俗纷扰中坚守正道,如同中流砥柱。
诗人将君子与寒松相提并论,强调了他们的品格高尚,不受拘束,有着强烈的济世情怀。"平生忧世心,如彼救焚急"表达了他们对社会疾苦的深切关注,急于解救世人于危难之中。
然而,现实中的诗人却感到自己力量有限,"朅来席未温,冥鸿去何适",暗示自己刚归来就又要离去,如同孤鸿不知所往。他劝告朋友暂且停留,因为百姓需要他们的帮助以求安宁。
最后,诗人自谦地说,虽然能力有限,但仍希望能以微薄之力为国家效力,"小试活国手,腠理犹可及",表达出他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和对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寒松的意象,寄寓了诗人对君子品德的赞美,以及对社会公正的热切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