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宁上人住玉溪
明 · 胡奎
宁上人,乃是妙喜之云孙。
西江一口吸不尽,又向玉溪寻白云。
玉溪澄澄清见底,千年?接曹溪水。
松风吹作海潮音,重重楼阁凌空起。
到寺欣逢大闰年,宝花如雨散诸天。
有约中秋月明夜,待余来问木樨禅。
西江一口吸不尽,又向玉溪寻白云。
玉溪澄澄清见底,千年?接曹溪水。
松风吹作海潮音,重重楼阁凌空起。
到寺欣逢大闰年,宝花如雨散诸天。
有约中秋月明夜,待余来问木樨禅。
鉴赏
此诗由明代诗人胡奎所作,题为《送宁上人住玉溪》。诗中描绘了宁上人的修行之路,以及其最终驻足于玉溪的情景。
首句“宁上人,乃是妙喜之云孙”,以宁上人为主人公,巧妙地将他与佛教中的妙喜佛联系起来,暗示其修行的高深和佛性的传承。接着,“西江一口吸不尽,又向玉溪寻白云”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形象地展现了宁上人对佛法的追求无尽,即使在西江这样的大河中也难以满足,最终他转向了玉溪,寻找更纯净的修行之地。
“玉溪澄澄清见底,千年?接曹溪水”描绘了玉溪清澈见底的美景,与千年古道相连,仿佛是连接着历史与传统的源头——曹溪,寓意着宁上人在此地将获得深厚的佛法根基。
“松风吹作海潮音,重重楼阁凌空起”则通过自然界的风声与人工建筑的对比,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松风如同海潮般的声音,似乎在诉说着佛法的深远;而重重楼阁凌空而起,则象征着宁上人在修行道路上的成就与境界的提升。
最后,“到寺欣逢大闰年,宝花如雨散诸天”描述了宁上人到达寺庙时恰逢大闰年的景象,宝花如同雨水般洒落,既是对宁上人修行成果的赞颂,也是对佛法普照大地的美好祝愿。
“有约中秋月明夜,待余来问木樨禅”则表达了诗人对宁上人未来的期待,期待在中秋月明之夜,与宁上人共同探讨佛法的奥义,体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和对佛法共同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宁上人对佛法的执着追求,以及他在玉溪修行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蕴含了对佛法智慧的赞美和对修行者精神世界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