燉煌乐
白雁西风紫塞,皂雕落日黄沙。
汉使牧羊旌节,阏氐上马琵琶。
梦里身回云阙,觉来泪满天涯。
注释
紫塞:北方边塞。皂雕:亦作“皂鵰”。
亦作“皁雕”。
亦作“皁鵰”。
一种黑色大型猛禽。
旌节:古代使者所持的节,以为凭信。
阏氐:这里指王昭君。
梦里身回云阙(què),觉来泪满天涯。
翻译
边塞的号角吹奏着《梅花三弄》,胡地的云彩连接着秦地的晚霞。北方边塞西风烈烈,大雁高飞,黄昏时节,黄沙漫天,皂雕盘旋飞翔。
汉使苏武拄着大汉使节的旌节在牧羊,王昭君在马背上弹奏着一曲曲琵琶。
想来他们在梦中应该回到了汉家宫殿,只怕是醒来后只能泪洒天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风情的画面。首句“角声吹彻梅花”以角声唤醒冬夜的寂静,梅花虽在严寒中绽放,却显得孤独而坚韧,象征着戍边将士的坚韧不屈。次句“胡云遥接秦霞”将边关的云彩与内地的晚霞相连,暗示了两地间的遥远距离和思乡之情。
“白雁西风紫塞”描绘大雁在秋风中向西飞过边关,紫塞则增添了苍茫的色彩,展现了边疆的辽阔与荒凉。“皂雕落日黄沙”进一步渲染了夕阳下黄沙漫天的景象,雕鸟的形象也寓示着边关的雄浑与壮丽。
“汉使牧羊旌节,阏氐上马琵琶”通过汉使放牧和匈奴女子弹奏琵琶的场景,展现了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以及边关生活的艰辛与无奈。最后两句“梦里身回云阙,觉来泪满天涯”,诗人借梦境表达了对故国的深深怀念,醒来时泪水洒满天涯,情感深沉而感人。
整体来看,这首《燉煌乐》以边塞风光为背景,融入了丰富的历史元素和情感内涵,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边关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慨。
词语解释
白雁的意思:见“ 白鴈 ”。...
雕落的意思:(1).草木凋残零落。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一:“夫百卉皆雕落,独菊花枝上枯。”(2).比喻人的死亡。 三国 魏 曹丕 《与王朗书》:“疫癘数起,士人雕落。”《元诗纪事》卷五引 元 程鉅夫 《<赠汪郎中>诗自跋》:“余解官归省,舟过 吴城 山下,耆旧雕落,有慨其嘆。”一本作“ 彫落 ”。彫落:1.犹摧折。(2).凋谢。《诗·小雅·天保》“如松柏之茂” 唐 孔颖达 疏:“如松柏之叶,新故相承代,常无彫落。” 唐 刘商 《山中寄元二侍御》诗:“桃李向秋彫落尽,一枝松色独青青。”(3).衰败;败落。 宋 蔡...
胡云的意思:胡说。 元 郑光祖 《智勇定齐》第一折:“谁听你胡云?”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那廝们风闻,胡云。” 明 无名氏 《闹铜台》第二折:“非是咱谬语胡云。”...
回云的意思:翻滚的云;行云。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五七:“惊风振四野,迴云荫堂隅。” 北周 庾信 《道士步虚词》之三:“迴云随舞曲,流水逐歌筵。” 唐 钱起 《晚次宿预馆》诗:“迴云随去雁,寒露滴鸣蛩。”...
角声的意思:画角之声。古代军中吹角以为昏明之节。《晋书·王羲之传》:“ 述 ( 王述 )每闻角声,谓 羲之 当候己,輒洒扫而待之。” 唐 李贺 《雁门太守行》:“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一章:“庙门外一通角声吹动,全体用饭;二通角声吹动,我亲到寨上察看。”五声之一。《管子·幼官》:“君服青色,味酸味,听角声。”《宋书·乐志一》:“宫声正方而好义,角声坚齐而率礼。” 清 钱谦益 《<施愚山诗集>序》:“兵兴以来,海内之诗弥盛,要皆角声多宫声寡,阴律多阳律寡。”...
旌节的意思:(1).古代使者所持的节,以为凭信。《周礼·地官·掌节》:“货贿用璽节,道路用旌节。” 郑玄 注:“旌节,今使者所拥节是也。” 孙诒让 正义:“《后汉书·光武纪》 李 注云:‘节,所以为信也。以竹为之,柄长八尺,以旄牛尾为其毦,三重。’……《司常》云:‘析羽为旌。’旌节,盖即以竹为橦,又析羽缀橦以为节。其异於九旗者,无縿斿也。 汉 节即放古旌节为之,故 郑 举以相况。” 唐 杨炯 《建昌公王公神道碑》:“乘使者之輶车,掌行人之旌节。”(2).借以泛指信符。 萧三 《送毛主席飞重庆》诗:“和平、民主、团结...
落日的意思:◎ 落日 luòrì[setting sun] 夕阳...
满天的意思:◎ 满天 mǎntiān[all over the sky;skyful] 充满或布满天空,形容数量多满天星斗...
梅花的意思:◎ 梅花 méihuā(1) [Japanese apricot;meihua;mei flower]∶梅树的花(2) [wintersweet] 〈方〉∶腊梅(3) [mei flower]∶梅花形的梅花翅。——《聊斋志异·促织》...
牧羊的意思:◎ 牧羊 mùyáng[shepherd;tend sheep] 看羊,放羊牧羊曲...
琵琶的意思:◎ 琵琶 pípa[pi-pa,a plucked string instrument with a fretted fingerboard] 中国的一种四弦乐器,弹奏如吉他,其主要部分大如诗琴,颈部有琴柱12个以上,伸入主体部分的琵琶,是在西汉“裁筝筑”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它从西汉试制,历东汉、魏晋、至隋唐,基本定型。它在汉末魏初始获“枇杷”名。魏晋时,因“枇杷”二字音,改名“琵琶”...
上马的意思:◎ 上马 shàngmǎ(1) [mount;get on horse]∶骑上马背那个竞技场骑手腾身上马(2) [start]∶比喻某个重大工程项目或工作开始进行他承包的工程明年开春就上马(3) [take up an official post]∶指领导者指挥者上任丁浩上马以来,单位的经济效益比原来大有好转...
天涯的意思:[释义](名)形容极远的地方。 [构成]偏正式:天(涯 [例句]远在天涯海角。(作宾语)[反义]咫尺...
西风的意思:◎ 西风 xīfēng(1) [westerly]∶从西方吹来的风温带的盛行西风(2) [west wind](3) 指秋风(4) 比喻腐朽没落的力量或气势...
云阙的意思:(1).宫阙。因其高大,故称。 汉 刘歆 《甘泉宫赋》:“云闕蔚之巖巖,众星接之皑皑。” 南朝 宋 鲍照 《代陆平原君子有所思行》:“西上登雀臺,东下望云闕。” 宋 苏轼 《奉安神宗皇帝御容赴景灵宫导引歌词》:“龙颜髣髴笙簫远,肠断属车音。离宫春色琐瑶林,云闕海沉沉。”(2).借指朝廷。《魏书·百济传》:“臣建国东极,豺狼隔路,虽世承灵化,莫由奉藩,瞻望云闕,驰情罔极。” 唐 韩愈 《赠族侄》诗:“作书献云闕,辞家逐秋蓬。” 宋 苏辙 《谢翰林学士宣召状》之一:“成命莫回,惊使华之促召;一家竦...
皂雕的意思:亦作“皁鵰”。见“ 皂雕 ”。亦作“ 皂鵰 ”。亦作“皁雕”。亦作“皁鵰”。一种黑色大型猛禽。 唐 王昌龄 《城傍曲》:“ 邯郸 饮来酒未消,城北原平掣皂鵰。” 唐 杜甫 《呀鹘行》:“强神非復皁雕前,俊才早在苍鹰上。” 宋 梅尧臣 《拟王维观猎》诗:“原边黄犬去,云外皁鵰迎。”《醒世恒言·勘皮靴单证二郎神》:“浑似皂雕追紫燕,真如猛虎啖羊羔。”...
紫塞的意思:北方边塞。 晋 崔豹 《古今注·都邑》:“ 秦 筑 长城 ,土色皆紫, 汉 塞亦然,故称紫塞焉。” 南朝 宋 鲍照 《芜城赋》:“南驰 苍梧 涨海 ,北走紫塞 雁门 。” 唐 罗邺 《边将》诗:“若无紫塞烟尘事,谁识青楼歌舞人。”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赚将》:“一声叱退 黄河 浪,两手推开紫塞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