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沈必先殿院用策字韵赋诗见赠谨依韵和时居盛林赏析

沈必先殿院用策字韵赋诗见赠谨依韵和时居盛林

宋 · 葛胜仲
菁山遽用檀公策,水村来作浮家客。
五年霄汉隔音尘,此假相逢喜折屐。
荒陂难觅钴鉧潭,胸中丘壑有人杰。
乌台坐逼痴床南,见事风生勇成癖。
逆耳争先贡皂囊,造膝仍频对宣室。
只今道梗淹荒村,汲直未肯侪公孙。
时平已见龟墨食,尺一行催觐文石。

鉴赏

这首诗以“策”字韵展开,表达了沈必先殿院与诗人葛胜仲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时局的关切。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才华的赞赏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首联“菁山遽用檀公策,水村来作浮家客”,以“檀公策”比喻沈必先的智慧和策略,同时描绘出沈必先如同隐士般的生活状态,隐于山水之间,远离尘嚣。这一联既赞美了沈必先的智谋,也暗示了他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颔联“五年霄汉隔音尘,此假相逢喜折屐”,通过时间的跨度和空间的距离,强调了两人分别之久和重逢之喜。这里的“折屐”不仅指登山时鞋子被磨破,更暗含了对友情的珍惜和对相聚时刻的珍视。

颈联“荒陂难觅钴鉧潭,胸中丘壑有人杰”,将沈必先比作深藏不露的山中高士,其内心世界如丘壑般深邃,蕴含着非凡的才智和品格。这里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物品质相联系,增强了形象的立体感。

尾联“乌台坐逼痴床南,见事风生勇成癖”,通过“乌台”这一官署的象征,暗示沈必先在政治上的敏锐洞察力和果敢行动。而“痴床南”则可能暗指沈必先在某次事件中的坚定立场或决绝行为,表现出其个性的鲜明和行事的果断。

最后两联“只今道梗淹荒村,汲直未肯侪公孙。时平已见龟墨食,尺一行催觐文石”,表达了对当前时局的担忧,以及对沈必先坚守正直、不随波逐流品质的钦佩。同时,通过“龟墨食”这一典故,寓意沈必先在和平时期也能保持内心的坚韧和清醒,随时准备为国效力。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家国情怀和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