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吟送李茂容归莆
明 · 黄仲昭
都门积雨晴,芳草增新翠。
岐路送君行,感之发长喟。
与君客京华,芳草几荣瘁。
草色自年年,王孙归未遂。
高堂伤别离,昕夕几行泪。
客心自凄然,况与芳草对。
君今别我去,所恨不同队。
安能若芳草,处处随君骑。
凭君向高堂,寄声一相慰。
游子倦风尘,久动乡关思。
早晚谢簪缨,归卧云中寺。
众草歇芳时,行人会当至。
岐路送君行,感之发长喟。
与君客京华,芳草几荣瘁。
草色自年年,王孙归未遂。
高堂伤别离,昕夕几行泪。
客心自凄然,况与芳草对。
君今别我去,所恨不同队。
安能若芳草,处处随君骑。
凭君向高堂,寄声一相慰。
游子倦风尘,久动乡关思。
早晚谢簪缨,归卧云中寺。
众草歇芳时,行人会当至。
鉴赏
这首《芳草吟送李茂容归莆》是明代诗人黄仲昭的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友人的情景,以及对友人归途的深切关怀。
首句“都门积雨晴,芳草增新翠”,描绘了送别场景的背景,雨后的京城,阳光初照,使得原本就生机勃勃的芳草更加绿意盎然。这不仅渲染了离别的氛围,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未来旅途的美好祝愿。
“岐路送君行,感之发长喟”两句,直接点明了送别的主题,诗人站在歧路上,目送友人远去,心中充满了不舍与感慨,不禁发出长长的叹息。这里运用了典型的送别诗手法,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来烘托人物的情感。
接下来,“与君客京华,芳草几荣瘁。草色自年年,王孙归未遂”四句,诗人回忆与友人在京城共度的时光,感叹岁月流转,芳草荣枯,而友人的归期却遥遥无期。这种对时间流逝和相聚不易的感慨,加深了离别的哀愁。
“高堂伤别离,昕夕几行泪。客心自凄然,况与芳草对”几句,进一步描绘了分别后家中的情景和诗人内心的孤独。高堂之上,父母因儿子的离去而悲伤,日复一日,泪水流淌。诗人自己也因离别而心情凄凉,更是在与芳草相对时,感受到了更深的孤独与哀愁。
最后,“君今别我去,所恨不同队。安能若芳草,处处随君骑。凭君向高堂,寄声一相慰。游子倦风尘,久动乡关思。早晚谢簪缨,归卧云中寺。众草歇芳时,行人会当至”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祝福和期待。希望友人能够早日归来,结束在外的漂泊,回到家乡,过上宁静的生活。同时,诗人也以芳草为喻,表达了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愿,希望友人能够像芳草一样,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得到人们的关注和照顾。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送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和对友人归途的深切关怀,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