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逸塘五十生日
清末近现代初 · 郑孝胥
逸塘用世人,五十居閒地。
岂无髀肉叹,自诡时未至。
时至当云何,奈此囊底智。
控弦虽不发,天下识猿臂。
世途无万全,欲取宜有弃。
以我之下驷,当彼之上驷。
一败而两胜,老算得深味。
中年惜精爽,勿使疲人事。
孙武诚难追,孰能比田忌?
岂无髀肉叹,自诡时未至。
时至当云何,奈此囊底智。
控弦虽不发,天下识猿臂。
世途无万全,欲取宜有弃。
以我之下驷,当彼之上驷。
一败而两胜,老算得深味。
中年惜精爽,勿使疲人事。
孙武诚难追,孰能比田忌?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近现代初年的郑孝胥为好友王逸塘五十岁生日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生活态度和智谋的赞赏。首句“逸塘用世人”点出王逸塘在世间从容不迫的生活方式,五十岁仍保持着闲适。接着,“岂无髀肉叹,自诡时未至”暗指虽然有感叹时光流逝,但王逸塘自认为时机未到,不愿轻易显露才华。
“时至当云何,奈此囊底智”赞扬了王逸塘深藏不露的智慧,暗示他有足够的能力应对未来。“控弦虽不发,天下识猿臂”进一步赞美他的才能,即使不轻易出手,也能让人看出他的过人之处。诗人认为,在复杂世事中,不能期待万全之策,需要有所舍弃,以达到最终的胜利。
“以我之下驷,当彼之上驷”运用田忌赛马的典故,表示即使在不利的局面下,王逸塘也有策略取胜。最后两句“一败而两胜,老算得深味”强调了智谋的重要性,即使一次失败也可能带来双重收获,这是王逸塘的人生智慧。
整首诗通过比喻和典故,既赞扬了王逸塘的才智,也提醒他要珍惜中年精力,保持清醒,同时表达了对田忌赛马策略的推崇,认为这种智慧值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