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全州岁夜赏析

全州岁夜

明 · 严嵩
殊俗聊相值,空堂谁与同。
灯明深雪里,岁尽漏声中。
野暗孤城柝,庭高古树风。
频年远为客,此夕意何穷。

拼音版原文

shūliáoxiāngzhíkōngtángshuítóng

dēngmíngshēnxuěsuìjìnlòushēngzhōng

ànchéngtuòtínggāoshùfēng

pínniányuǎnwèiqióng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严嵩所作的《全州岁夜》。诗中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在寒冷的冬夜中独自度过新年前夕的情景。"殊俗聊相值"表达了他身处陌生之地的孤独感,"空堂谁与同"则进一步强调了无人陪伴的寂寥。"灯明深雪里"通过明亮的灯光和飘落的雪花,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岁尽漏声中"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新年的临近。

"野暗孤城柝"描绘了野外的寂静和城楼上的更鼓声,增添了夜晚的荒凉感,"庭高古树风"则以风吹古树的声音,渲染出一种岁月沧桑之感。最后两句"频年远为客,此夕意何穷"直抒胸臆,诗人多年漂泊在外,此刻的除夕之夜,他的思绪和情感似乎无尽无休。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远离家乡、孤独过年的场景,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和人生的漂泊之感。

词语解释

城柝的意思:(1).城上巡夜敲的木梆。 明 王问 《赠吴之山》诗:“城柝声声夜未央,江云初散水风凉。”(2).借指防范。 清 陈梦雷 《绝交书》:“所喜者年兄已乃心王室,意在见功,事蔑不济。而彼时 耿 逆猜忌方深,城柝严密,片纸隻字,不能相通。”...

高古的意思:高雅古朴。 唐 白居易 《与元九书》:“以 康乐 之奥博,多溺於山水;以 渊明 之高古,偏放於田园。” 明 李东阳 《明故中顺大夫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侍读陆公行状》:“﹝ 陆越 ﹞诗调高古,尽去浓艷。” 鲁迅 《热风·随感录五十七》:“﹝几位雅人﹞却只能在呻吟古文时,显出高古品格;一到讲话,便依然是‘鄙俚浅陋’的白话了。”...

高古的意思:高雅古朴。 唐 白居易 《与元九书》:“以 康乐 之奥博,多溺於山水;以 渊明 之高古,偏放於田园。” 明 李东阳 《明故中顺大夫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侍读陆公行状》:“﹝ 陆越 ﹞诗调高古,尽去浓艷。” 鲁迅 《热风·随感录五十七》:“﹝几位雅人﹞却只能在呻吟古文时,显出高古品格;一到讲话,便依然是‘鄙俚浅陋’的白话了。”...

孤城的意思:(1).孤立无援的城。 汉 王符 《潜夫论·救边》:“然 即墨 大夫以孤城独守,六年不下。” 晋 潘岳 《马汧督诔》:“ 敦 固守孤城,独当羣寇,以少御众,载离寒暑。”《旧唐书·忠义传下·张巡》:“城将陷,西向再拜曰:‘臣智勇俱竭,不能式遏强寇,保守孤城。臣虽为鬼,誓与贼为厉,以答明恩。’”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折寇》:“嘆孤城此日,危如卵纍。” 茅盾 《子夜》十四:“打仗的事神妙不可测;有时一道防线,一个孤城能支持半年六个月。”(2).边远的孤立城寨或城镇。 唐 王昌龄 《从军行》之四:“ 青...

何穷的意思:无穷,无数。 唐 杜牧 《柳》诗:“日落水流西復东,春光不尽柳何穷。” 唐 李郢 《鹅儿》:“腊后閒行村舍边,黄鹅清水真可怜:何穷散乱随新草,永日淹留在野田。”...

空堂的意思:空旷寂寞的厅堂。 汉 司马相如 《长门赋》:“日黄昏而望絶兮,悵独託於空堂。”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十七:“独坐空堂上,谁可与欢者。” 唐 王维 《秋夜独坐》诗:“独坐悲双鬢,空堂欲二更。”...

漏声的意思:铜壶滴漏之声。 唐 杜甫 《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宋 苏轼 《寒食夜》诗:“漏声透入碧窗纱,人静鞦韆影半斜。” 清 谭嗣同 《和仙槎除夕感怀》之四:“有约闻鷄同起舞,灯前转恨漏声迟。”...

频年的意思:◎ 频年 pínnián[in consecutive years] 连续几年频年灾旱...

殊俗的意思:(1).风俗、习俗不同。《<诗>大序》:“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晏子春秋·问上十八》:“古者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 三国 魏 嵇康 《声无哀乐论》:“五方殊俗,同事异号。” 胡惠生 《南游吟》:“蛮语生乡感,殊俗惹客愁。”(2).指风俗不同的远方。 汉 贾谊 《过秦论上》:“ 始皇 既没,餘威振於殊俗。” 唐 岑参 《奉陪封大夫宴得征字时封公兼鸿胪卿》诗:“坐参殊俗语,乐杂异方声。” 宋 陈与义 《舟行遣兴》诗:“殊俗问津言语异,长年为客路歧难。”(3).异于流俗。 三...

相值的意思:(1).犹相遇。 南朝 梁 江淹 《知己赋》序:“始於 北府 相值,倾盖无已。” 唐 韩愈 《寄皇甫湜》诗:“昏昏还就枕,惘惘梦相值。” 宋 苏轼 《芙蓉城》诗:“此生流浪随沧溟,偶然相值两浮萍。” 郭沫若 《今津纪游》六:“我的视线同她们觌面相值。”(2).相当;相匹敌。《仪礼·丧服》“大功八升若九升” 汉 郑玄 注:“欲其文相值。”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中》:“ 晁公武 《读书志》考诸人与 河汾 (指 隋 王通 )絶不相值,甚详,第亦无庸事此,读《中説》即瞭然。”...

与同的意思:(1).与之相同。《诗·邶风·旄丘》:“叔兮伯兮,靡所与同。” 郑玄 笺:“ 卫 之诸臣行如是,不与诸伯之臣同。”《淮南子·泰族训》:“故圣主者,举贤以立功。不肖主举其所与同。”(2).犹同。谓与人一齐。 元 高文秀 《遇上皇》第四折:“寡人带酒,与同二人欲要起身,被店主人家扯住。”《水浒传》第六七回:“却説 关胜 与同 宣赞 、 郝思文 ,引领五千军马接来,相近 凌州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