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百三首(其十)
唐 · 寒山
天生百尺树,剪作长条木。
可惜栋梁材,抛之在幽谷。
年多心尚劲,日久皮渐秃。
识者取将来,犹堪柱马屋。
可惜栋梁材,抛之在幽谷。
年多心尚劲,日久皮渐秃。
识者取将来,犹堪柱马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沧桑巨变与时光流逝的意境。开篇“天生百尺树,剪作长条木”两句,写出了自然界中高大挺拔的树木被人为地修剪成材,用以建造房屋的情景。这不仅展示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同时也隐含着一种对美好事物被改造后的无奈感。
接着“可惜栋梁材,抛之在幽谷”两句,则表达了一种对那些原本可以成为坚固屋梁的木材,最终因某些原因被废弃在偏僻山谷中的遗憾。这里体现出诗人对于物资浪费和自然资源不当使用的慨叹。
“年多心尚劲,日久皮渐秃”两句,则是从时间的角度出发,写出了树木随着岁月流逝,其内在生命力依旧旺盛,但外表却逐渐凋零。这既形象地描绘了树木老化的过程,也象征着时间对万物的侵蚀。
最后“识者取将来,犹堪柱马屋”两句,表明即便是那些被弃置的、外观已经枯萎的树木,在有远见的人眼中依然可以找到价值,用以支撑简陋的马棚。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待物惜缘的态度,也反映出古人在困苦条件下,仍能寻找资源、巧妙利用的智慧。
整首诗通过树木的剪辑、废弃、老化和再利用,勾勒出了一个关于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刻主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物资循环以及生命力量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