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步二首(其二)
宋 · 陆游
南出平桥十里馀,湖山处处可成图。
水边更觉梅花瘦,云外谁怜雁影孤。
时唤行僧同煮茗,亦逢樵叟问迷途。
破裘不怕春寒峭,小市疏灯有酒垆。
水边更觉梅花瘦,云外谁怜雁影孤。
时唤行僧同煮茗,亦逢樵叟问迷途。
破裘不怕春寒峭,小市疏灯有酒垆。
注释
南:向南。平桥:普通的桥。
馀:剩余,此处指超过。
湖山:湖泊和山峦。
成图:形成一幅画。
水边:靠近水边。
梅花:冬季开花的植物,这里可能象征坚韧或孤寂。
瘦:形容梅花姿态清瘦。
雁影:大雁的身影。
孤:孤独。
行僧:行走的僧人。
煮茗:煮茶。
樵叟:砍柴的老人。
迷途:迷失道路。
破裘:破旧的皮衣。
春寒峭:春天的寒冷。
小市:小镇。
疏灯:稀疏的灯火。
酒垆:卖酒的摊位。
翻译
向南离开平桥大约十里多,湖光山色各处都像画卷般美丽。在水边我更觉得梅花清瘦,天边的孤雁又有谁来怜惜它的身影。
时常邀请行走在山中的僧人一同煮茶,也会偶遇砍柴的老人询问路途。
即使穿着破旧的皮衣也不怕春天的严寒,小镇上稀疏的灯光下有卖酒的小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游山步二首(其二)》。诗中,诗人描绘了南行十数里后所见的湖光山色,山水之美仿佛一幅幅画卷展开。他特别注意到水边的梅花在清冷中显得更加清瘦,而天边孤雁的影子更显寂寥。诗人与行僧煮茗共品,偶遇砍柴老者询问路途,展现了旅途中的闲适与人情味。即使春寒料峭,诗人穿着破裘也不以为意,因为在小市上还可见到疏落的灯光下有卖酒的酒垆,透露出一种随性自在的生活态度。整体而言,此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和旅途见闻,流露出诗人淡然处世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