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今春苦雨初有春半曾无十日晴之句去立夏无几日愈雨足成五诗(其二)赏析

今春苦雨初有春半曾无十日晴之句去立夏无几日愈雨足成五诗(其二)

宋末元初 · 方回
今年草草过清明,春莫曾无十日晴。
担上牡丹犹许见,城中浑不识莺声。

注释

今年:指当前的。
草草:匆忙。
过:度过。
清明:中国的传统节日,祭扫先人的日子。
春:春天。
莫:不要说。
曾:曾经。
无:没有。
十日:十天。
晴:晴朗。
担上:肩挑着。
牡丹:富贵花,春季常见花卉。
犹许见:还能看到。
城中:城市里。
浑:全然。
不识:听不见。
莺声:黄莺的鸣叫声。

翻译

今年的清明节匆匆度过,春天几乎没有连续十天的好天气。
肩挑上的牡丹花还能见到,城中的我却听不到鸟儿的鸣叫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天多雨,阳光稀缺的景象。开篇“今年草草过清明,春莫曾无十日晴”两句表达了对春天未能如期到来的感慨和失望,清明时节已过,却难寻一段连绵的好天气。

接下来的“担上牡丹犹许见,城中浑不识莺声”则写出了诗人在这样的春日里,即便是美丽的牡丹也只能偶尔地从担子上窥视,而城中的居民们甚至已经不再辨识细微的燕子的歌声。这里透露出人们对美好事物疏离和感知上的迟钝。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气候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美景难得以及人心向背的深沉感慨。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且不失哀婉,是一篇充满哲理和情趣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