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见浙翁琰禅师赏析

见浙翁琰禅师

宋 · 白玉蟾
谓师有道国人皆,何必文殊更五台。
棒喝交驰聊复尔,离微不犯亦奇哉。
且言风动还幡动,莫问船来与陆来。
不道相逢不相识,尽教寒拾笑咍咍。

拼音版原文

wèishīyǒudàoguórénjiēwénshūgèngtái

bàngjiāochíliáoěrwēifànzāi

qiěyánfēngdòngháifāndòngwènchuánláilái

dàoxiāngféngxiāngshíjìnjiàohánshíxiàohāihāi

注释

谓:如果。
师有道:老师品德高尚。
国人皆:全国人民。
何必:何须。
文殊:佛教菩萨。
五台:五台山,佛教圣地。
棒喝交驰:教诲与批评交织。
聊复尔:姑且如此。
离微不犯:不触及微妙之处。
奇哉:奇特。
风动:风吹动幡。
还幡动:其实是心在动。
莫问:不必问。
船来与陆来:比喻事物的来源。
相逢:相遇。
不相识:彼此不认识。
尽教:都让。
寒拾:寒拾,虚构人物,此处指普通人。
笑咍咍:开怀大笑。

翻译

如果老师德行高超,全国人民都会敬仰,何须特别推崇文殊和五台山的圣迹。
教诲与批评交织进行,只是一种寻常的教学方式,不触碰微妙之处也是奇特的教学方法。
他说风吹动了幡,其实是心在动,不必纠结是船来还是陆地来的问题。
不要说我们彼此不认识,就让寒拾这样的普通人也能开怀大笑。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诗人白玉蟾所作,名为《见浙翁琰禅师》。诗中蕴含了深厚的佛学修养和对禅师的崇敬之情。

首句“谓师有道国人皆”表达了对于浙翁琰禅师教诲的普遍认可,认为他的智慧是众所周知。紧接着,“何必文殊更五台”则是在暗示浙翁琰禅师的智慧不下于佛教中著名的文殊菩萨,即使到了五台山这样的佛教圣地,也不过如此。这里的“五台”是指中国北方著名的佛教道场——五台山。

第三、四句“棒喝交驰聊复尔,离微不犯亦奇哉”,是对禅师在传法时严肃而又巧妙的态度进行赞誉。这里的“棒喝”指的是禅宗中常用的教化方式,即用语声或手中的长棍(棒)来击打弟子,以此唤醒他们的心灵。“交驰聊复尔”形容禅师在传法时轻松自如,既不繁琐也不遗漏。而“离微不犯亦奇哉”则表明禅师能够避免世俗纠缠,保持清净心态,这种境界令人钦佩。

最后四句“且言风动还幡动,莫问船来与陆来。不道相逢不相识,尽教寒拾笑咍咍”,则是在描写禅师的智慧如同天气一般自然流露,不必强求理解其来源。诗中的“幡”指的是佛教中用以标志法会或讲经的旗帜,这里借“风动还幡动”来比喻禅师的言行自然而不矫揉。而“莫问船来与陆来”则是说对于禅师的智慧,不必过分追究其来源,只需接受即可。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禅师教诲的感激之情,即使是在偶然相遇中,禅师的教导也让人受益匪浅,感到无比的喜悦。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浙翁琰禅师智慧和行为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禅宗以及禅师个人修为的尊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