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谢公石樽赏析

谢公石樽

唐 · 李翔
康乐云楼迹尚存,竹亭犹仰古洼樽。
苔封四面迷山象,露滴中心认酒痕。
岩月旧来曾伴饮,涧泉今咽共谁论。
无因访得逃尧客,求取风瓢挂石门。

注释

康乐云楼:指康乐楼,古代名胜。
犹:仍然。
古洼樽:古代的酒杯。
苔封:青苔覆盖。
迷山象:迷失山景。
认酒痕:辨认出酒渍。
岩月:岩石上的月亮。
涧泉:山涧泉水。
共谁论:与谁共享。
逃尧客:隐居的高人,像尧那样的贤者。
风瓢:用风吹出的酒瓢,象征隐逸生活。
石门:山石之门,可能指隐居之处。

翻译

康乐楼昔日的遗迹依然可见,竹亭还保留着古时的酒杯。
四周青苔覆盖,让人迷失在山景中,中心的露水痕迹仿佛还能认出酒痕。
岩间的明月曾陪伴过饮酒时光,如今山涧泉水低语,又有谁能共享这情境。
无法寻访到那位像尧那样隐逸的客人,只能将风瓢挂在石门,以表怀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寻求自然之美的意境。开篇“康乐云楼迹尚存,竹亭犹仰古洼樽”两句,通过对康乐云楼和竹亭的描述,带出了古时留下的酒樽,营造出一片悠远的历史氛围。

接着,“苔封四面迷山象,露滴中心认酒痕”两句,则是通过苔藓覆盖的四周,以及露水滴落在古樽上的细节,表现了时间流逝带来的自然侵蚀,同时也强调了那酒樽的历史价值和独特性。

“岩月旧来曾伴饮,涧泉今咽共谁论”两句,诗人回忆起过去与友人在岩石旁饮酒赏月的美好时光,现在则是独自一人,面对着涧泉,感叹着现在和谁去讨论那些过往的快乐。

最后,“无因访得逃尧客,求取风瓢挂石门”两句,则表达了诗人想寻找那种脱离尘世、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如同古代的隐逸般,想要找到一个简单的工具——风瓢,用它来获取水源,并将其悬挂在石门之上,这是一个对自然回归和精神自在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历史遗迹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红尘、寻求心灵自由的深切愿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