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寄题新居罗长卿观澜阁兰堂二首(其二)赏析

寄题新居罗长卿观澜阁兰堂二首(其二)

宋 · 周必大
君不见汉家筑台临咸京,图籍排比如鱼鳞。
又不见晋人创亭稽山阴,群贤毕集罗簪绅。
古今名兰固多矣,而此二者常不泯。
乃知草木本无取,必假人物始可珍。
夫君名高斗以南,筑台宛在江之漘。
楚人盈要竞服艾,羌独滋兰真绝伦。
风摇绿叶剑戟舞,雨折香苞檀麝新。
不宁充帏悦鼻观,正自纫佩持吾身。
堂奥藏书三万轴,尽校鱼鲁分根银。
堂中延客三千履,可结侨札参雷陈。
定知斯堂阅千载,与昔台亭知共振。
仆也生憎鲍鱼肆,扣门屡作君家宾。
小槽珠滴不待满,有时旋漉头上巾。
醉留恶语涴君壁,有客如此君勿嗔。

翻译

你没看见汉家在咸京建起的高台,图书排列得像鱼鳞一般密集。
再看晋人在稽山阴创建的亭子,众多贤士聚集,如同簪缨之族。
古今名兰种类繁多,而这两者却始终不朽。
由此可知,草木本身并无价值,必须借助人物才显得珍贵。
您的名声高过斗南,那座台就在江边的沙洲上。
楚人崇尚艾草,唯有您独爱兰花,实属超群。
风吹动绿叶,仿佛剑戟起舞,雨打落香气,如檀麝清新。
这兰花并非仅供观赏,而是我亲手编织佩带,伴随我左右。
您的厅堂藏书三万卷,校对精细,如鱼鲁辨析金银。
厅中宾客三千,能与您共论学问,如雷陈交游。
这厅堂必将历千年而不衰,与古时的台亭同声相应。
我生性厌恶卖鲍鱼的市场,多次造访您的府邸。
即使小酒杯中的酒未满,我也愿意立刻为您斟满,甚至擦拭头巾。
醉后我可能说出难听的话,玷污了您的墙壁,但请您不要怪罪这样的客人。

注释

咸京:古代都城,这里指长安。
图籍:书籍。
稽山阴:古代山名,位于浙江绍兴。
簪绅:古代官员的服饰,代指士大夫阶层。
江之漘:江边的沙洲。
艾:一种草药,此处比喻楚人的喜好。
绝伦:独一无二,超群。
纫佩:编织成佩饰。
鱼鲁:古代文字错误,比喻校对书籍。
雷陈:古代两位贤者的名字,此处比喻博学之士。
鲍鱼肆:比喻庸俗不堪的地方。
漉:过滤,此处指斟酒。
恶语:粗鲁或不礼貌的话语。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必大所作的《寄题新居罗长卿观澜阁兰堂二首(其二)》。诗中,诗人通过描绘汉家筑台和晋人创亭的典故,赞美了兰草的高雅品质和历史地位,认为兰草的价值在于与人的交往和珍视。诗人将朋友罗长卿的新居兰堂比喻为古代名胜,称赞其藏书丰富,宾客众多,预示着其未来的文化影响力。诗人还表达了自己对兰的喜爱,即使如鲍鱼之臭,也能成为兰堂的常客,醉酒后留下豪放之言,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兰文化的独特见解和对友情的深厚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