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王大参阳德有寄(其二)
明 · 王世贞
弇山春事日争新,辙迹从多不畏贫。
所恨子猷看竹后,几曾真遇赏心人。
所恨子猷看竹后,几曾真遇赏心人。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怀王大参阳德有寄》(其二),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以“弇山春事日争新”开篇,巧妙地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与友情的深厚相联系,暗示了诗人对友人深切的关怀和期待。接着,“辙迹从多不畏贫”一句,运用比喻的手法,将人生旅途中的种种经历比作车辙,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时的坚韧不拔和乐观态度。
“所恨子猷看竹后,几曾真遇赏心人。”这一句则转而抒发了诗人对于真正知音难觅的感慨。这里借用东晋名士王子猷(字子猷)的故事,传说他有一次看到竹林,便欣然前往欣赏,但后来却感叹没有遇到真正懂得欣赏竹林之美的朋友。诗人以此自喻,表达了自己虽有满腔热情和才华,却难以找到能够真正理解并欣赏自己的知音的遗憾。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友情和知音的渴望,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雅的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