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瑕导余至胥口不能渡走笔有嘲
明 · 王世贞
不烦风浪便回舟,兴尽真成王子猷。
若遇鸱夷应大笑,笑君难作五湖游。
若遇鸱夷应大笑,笑君难作五湖游。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名为《周公瑕导余至胥口不能渡走笔有嘲》。诗中以周公瑕引导诗人至胥口却未能渡河为背景,借机抒发了对自由与逍遥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句“不烦风浪便回舟”,描绘了一幅平静的场景,似乎是在说无需经历风浪的困扰,就能轻松地返回。这里暗含着对现实生活中种种束缚和困难的不满,表达了诗人渴望摆脱这些束缚,追求心灵自由的愿望。
接着,“兴尽真成王子猷”一句,引用了东晋名士王子猷的故事。王子猷在一次酒后,兴之所至,即兴乘船前往友人家,即使路途遥远也毫不在意。这句诗通过引用王子猷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随性而为的生活态度的向往,以及对当前生活状态的不满。
“若遇鸱夷应大笑,笑君难作五湖游”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这里使用了“鸱夷”的典故,指的是春秋时期的范蠡,他功成名就后,隐居江湖,泛舟五湖,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诗人在这里假设自己如果遇到像范蠡这样的隐士,会发出会心的笑声,并嘲笑那些难以实现五湖游的世俗之人。这句话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也讽刺了当时社会中束缚人们追求自由的种种限制。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逍遥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束缚的不满。诗中的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体现了王世贞作为明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