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荫三明府官安徽
清 · 黄秩林
儒官六载兴超然,忽送飞凫望若仙。
扬子波涛千里接,皖公楼观九秋悬。
近乡淳俗无烦虑,学道深情肯漫迁。
若荷君家外台问,重来仍有孝廉船。
扬子波涛千里接,皖公楼观九秋悬。
近乡淳俗无烦虑,学道深情肯漫迁。
若荷君家外台问,重来仍有孝廉船。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黄秩林的《送张荫三明府官安徽》描绘了友人张荫三即将赴任安徽的场景。首句“儒官六载兴超然”赞美了张荫三长期从事儒家教育,积累了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超脱世俗的气质。次句“忽送飞凫望若仙”以“飞凫”(比喻轻快的船只)形容他即将启程,形象生动,暗示了他的风姿飘逸。
“扬子波涛千里接,皖公楼观九秋悬”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安徽的地势与景致,扬子江的波涛壮阔,连接千里,而皖公楼则高耸入云,象征着友人的仕途将有广阔的前景。接下来,“近乡淳俗无烦虑”表达了对当地民风淳朴的期待,希望他在那里能远离忧虑,安心政务。
“学道深情肯漫迁”暗含对张荫三坚守学问之道的决心,表明他对学术的热爱不会因职位变迁而改变。最后,以“若荷君家外台问,重来仍有孝廉船”作结,表达了对友人未来成就的期许,祝愿他能得到上级的认可,再次乘坐“孝廉船”归来,寓意仕途顺利。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赞美了友人的才情与品德,也寄寓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福,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仕途的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