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之华
先秦 · 诗经
苕之华,芸其黄矣。
心之忧矣,维其伤矣。
苕之华,其叶青青。
知我如此,不如无生。
牂羊坟首,三星在罶。
人可以食,鲜可以饱。
心之忧矣,维其伤矣。
苕之华,其叶青青。
知我如此,不如无生。
牂羊坟首,三星在罶。
人可以食,鲜可以饱。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苕:植物名,又叫凌霄或紫葳,夏季开花。华:同“花”。
芸其:芸然,一片黄色的样子。
维其:何其。
牂羊:母羊。
坟首:头大。
三星:泛指星光。
罶:捕鱼的竹器。
鲜:少。
翻译
凌霄开了花,花儿黄又黄。内心真忧愁,痛苦又悲伤!凌霄开了花,叶子青又青。知道我这样,不如不降生!
母羊头特大,鱼篓映星光。人有食可吃,岂望饱肚肠!
鉴赏
这首诗选自《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宝贵遗产之一。这段文字描绘了一种忧伤的情感,通过对苕草与其叶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沉重忧虑。"苕之华,芸其黄矣"一句,写出了苕草开花结实的景象,同时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化。接着,"心之忧矣,维其伤矣"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伤感。
在下一句中,"苕之华,其叶青青"进一步强调了苕草的生机勃勃,但这并没有减轻诗人的忧愁。相反,他通过"知我如此,不如无生"表达了一种对现实无力的悲观情绪,似乎在说如果世人都能理解他这样一个内心充满忧虑的人,那么不出生来此世界或许更好。
最后两句"牂羊坟首,三星在罶。人可以食,鲜可以饱"则是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表达了生活中的艰辛和对美好事物难以获得的感慨。这里的“牂羊”指的是野生动物的尸体,而“三星在罶”可能象征着某种神秘或不祥的预兆。即便如此,人们仍旧可以从这些自然现象中找到食物,但却无法得到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表达,展现了古人在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复杂心理活动。这不仅是个人悲伤的情绪流露,更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普遍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