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仇池冬至日见寄
宋 · 苏辙
身如草木顺阴阳,附火重裘百日强。
渐喜微和解凝烈,半酣起舞意仓忙。
吾兄去我行三腊,千里今宵共一觞。
世事只今人自解,苦寒须尽酒如汤。
渐喜微和解凝烈,半酣起舞意仓忙。
吾兄去我行三腊,千里今宵共一觞。
世事只今人自解,苦寒须尽酒如汤。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身:人的生活。如:如同。
草木:草木生长。
顺:顺应。
阴阳:自然的阴阳变化。
附火:穿着火炉边的衣物。
重裘:厚重的皮衣。
百日强:保持活力。
渐喜:渐渐地喜欢。
微和:微弱的暖意。
解凝烈:缓解严寒。
半酣:半醉。
起舞:起身跳舞。
意仓忙:心情急切。
吾兄:我的兄长。
去我:离开我。
行三腊:过了三个冬天。
千里:千里之外。
共一觞:共饮一杯。
世事:世间的事。
只今:现在。
人自解:只有人自己能理解。
苦寒:苦涩艰难的时光。
酒如汤:美酒如热汤。
翻译
人的生活如同草木顺应自然的阴阳变化,穿着厚厚的皮衣在严冬中也能保持活力。渐渐地,微弱的暖意缓解了严寒的酷烈,半醉时兴起舞蹈,心情急切。
我的兄长离开已经三个冬天,今晚我们隔着千里共饮一杯。
如今世事变迁,只有人自己能理解,面对苦寒,唯有美酒如热汤般温暖人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次韵仇池冬至日见寄》,诗人以个人的体悟描绘了冬至时节的感受。首句“身如草木顺阴阳”形象地写出人在自然规律面前的顺应,暗示了冬至时节阴阳转换的特点。接着,“附火重裘百日强”描述了在严寒中依靠火炉和厚衣保暖的情景,表现了冬季生活的艰辛与温暖需求。
“渐喜微和解凝烈”表达了诗人对天气稍有转暖的欣喜,这种变化使得他心情振奋,以至于“半酣起舞意仓忙”。冬至饮酒的传统在这里体现,诗人借此表达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以及共度佳节的愿望:“吾兄去我行三腊,千里今宵共一觞”。
最后两句“世事只今人自解,苦寒须尽酒如汤”寓言深刻,借冬至的苦寒寓意人生的艰难,但诗人认为只有通过饮酒来驱散寒冷,也暗示了面对世事应有乐观豁达的态度。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生活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