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上巳日赐裴度赏析

上巳日赐裴度

唐 · 文宗皇帝
注想待元老,识君恨不早。
我家柱石衰,忧来学丘祷。

拼音版原文

zhùxiǎngdàiyuánlǎoshíjūnhènzǎo
jiāzhùshíshuāiyōuláixuéqiūdǎo

注释

注想:怀着期待的心情等待。
待:等待。
元老:指德高望重的老前辈。
识君:认识您。
恨不早:遗憾认识得不够早。
我家:我的家庭。
柱石:比喻家中的主要支撑者,通常指家长或重要的家庭成员。
衰:衰弱,这里指家庭支柱的力量减弱。
忧来:忧虑之时。
学丘祷:效仿孔子(孔丘)祈祷,孔子常在遇到困难时祈祷以求心安或指引。

翻译

我本想着能等到那位德高望重之人,遗憾的是认识您太晚了。
我的家庭支柱已渐衰弱,忧虑之余我像孔丘那样祈祷。

鉴赏

这首诗是唐朝文宗皇帝所作,名为《上巳日赐裴度》。从鉴赏的角度来看,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待臣下之宽厚与关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时不我予的无奈情绪。

“注想待元老,识君恨不早。” 这两句表达了皇帝对于久经沙场、年迈老将的深深思念和敬意。"元老"指的是经验丰富、资历深厚的老臣,皇帝对他们的期待与依赖之情绪浓烈,而“识君恨不早”则透露了皇帝对于未能及时发现并重用这些老臣而感到的遗憾。

“我家柱石衰,忧来学丘祷。”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颓败与忧虑的情境。“我家柱石衰”暗示着皇家的基业或家族事务出现了衰败的迹象,而“忧来学丘祷”则表达了皇帝面对这种局势时,所采取的一种超脱世俗、寻求心灵寄托的态度。这里的“学丘祷”是指效仿古代圣人丘明(即孔子)之风范,以道德自励。

整首诗通过皇帝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唐朝中晚期政治与社会的某些问题,也反映了文宗皇帝在面对国事时的一种无力感和悲观态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