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题十七首(其三)
明 · 张弼
京国交游二十年,红颜相对巳苍肰。
双旌暂向西江去,孤剑还留北斗边。
林下可无真孺子,尘中应有旧梅仙。
翰林罗老烦相问,著得新书第几篇。
双旌暂向西江去,孤剑还留北斗边。
林下可无真孺子,尘中应有旧梅仙。
翰林罗老烦相问,著得新书第几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张弼在京都交游二十年后,面对时光流转、容颜老去的感慨。诗中“京国交游二十年,红颜相对已苍鬓”两句,以对比手法,将青春与年华的消逝刻画得淋漓尽致。接着,“双旌暂向西江去,孤剑还留北斗边”两句,通过“双旌”和“孤剑”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即将离京远行,内心既有对未来的期待,也带着一丝孤独与不舍。
“林下可无真孺子,尘中应有旧梅仙”两句,诗人借“真孺子”和“旧梅仙”这两个形象,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自然与尘世之间关系的思考。最后,“翰林罗老烦相问,著得新书第几篇”两句,诗人以谦逊的姿态,邀请朋友关注自己新作的进展,体现了文人之间的相互尊重与鼓励。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丰富,既包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蕴含着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文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