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洛中郑悫三伏之际率宾僚避暑于使君林取大莲叶盛酒以簪刺叶令与柄通屈茎轮囷如象鼻焉传吸之名碧筒杯故坡诗云碧碗犹作象鼻弯白酒时带莲心苦丙寅五月宜兴州赏诚以此为题为赋十一首(其九)赏析

洛中郑悫三伏之际率宾僚避暑于使君林取大莲叶盛酒以簪刺叶令与柄通屈茎轮囷如象鼻焉传吸之名碧筒杯故坡诗云碧碗犹作象鼻弯白酒时带莲心苦丙寅五月宜兴州赏诚以此为题为赋十一首(其九)

宋末元初 · 陆文圭
越溪女子翠红裳,来与群仙侑一觞。
叶展圆盘如许大,丝连曲柄更能长。
清高胜饮金茎露,甘滑疑餐玉薤霜。
醉手传杯犹未稳,碧痕微损迸琼浆。

注释

越溪:地名,可能指溪流边。
女子:女性。
翠红裳:绿色和红色的衣服。
群仙:众多神仙。
侑:陪伴饮酒。
觞:古代的酒杯。
叶展:叶子展开。
圆盘:形容叶子形状。
丝连:藤蔓连接。
曲柄:弯曲的柄。
更:更加。
清高:品格高尚。
金茎露:比喻珍贵的饮料。
玉薤霜:形容食物的甘美,可能指类似的食物。
醉手:喝醉的人。
传杯:传递酒杯。
稳:稳当。
碧痕:绿色的痕迹。
琼浆:美酒。

翻译

一位越溪的女子身着翠绿红裳,前来与众仙共饮一杯。
她的叶子展开如同大盘子,藤蔓连接的柄更是修长。
她清高过人,仿佛饮的是金色茎秆上的露水,甘甜如同品尝玉薤上的霜华。
她醉酒后递杯还显得有些摇晃,绿色的汁液微微溢出,犹如琼浆玉液般珍贵。

鉴赏

这首宋末元初的诗描绘了一幅夏日宴饮图景。诗人陆文圭以越溪女子的形象,赞美了洛中郑悫在三伏之时,以独特的方式避暑——用大莲叶制作的"碧筒杯"。女子身着翠红裳,与仙子们一同举杯,庆祝这清凉的时刻。莲叶如圆盘硕大,丝茎连接,弯曲如象鼻,巧妙地用于饮酒,使得酒液能顺畅通过。这种独特的杯子不仅清雅,还带有甘甜的莲心味道,令人回味。

"清高胜饮金茎露",形容酒质清冽,胜过仙人所饮的金茎露;"甘滑疑餐玉薤霜",则形容酒的口感甘美,仿佛饮下的是玉薤霜。最后,诗人细致地描绘了饮酒者醉态可掬,手执酒杯尚且不稳,以至于酒液溢出,留下碧绿痕迹,犹如琼浆滴落。

整首诗语言生动,形象鲜明,既展现了夏日避暑的乐趣,又寓含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