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秋凉
唐 · 白居易
夜来秋雨后,秋气飒然新。
团扇先辞手,生衣不著身。
更添砧引思,难与簟相亲。
此境谁偏觉,贫闲老瘦人。
团扇先辞手,生衣不著身。
更添砧引思,难与簟相亲。
此境谁偏觉,贫闲老瘦人。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飒然:迅疾、倏忽貌。
生衣:夏衣。
簟:竹席。
翻译
昨夜下了一场秋雨,秋意突然变得清新起来。团扇已经不再使用,薄薄的生衣也没穿上身。
砧声更增添思念之情,难以与凉席亲近如昔。
这种情景谁更能体会,恐怕只有贫穷、清闲、衰老的人。
译文
夜晚就这样在秋雨过后来到,空气一下子新鲜极了。
温度也差异很大。手中的扇子可以先放下了,但还没有穿秋衣的必要。
不过,现在要坐或卧久些,要垫一层木板了,竹席也快要收起来了。
这种天气秋高气爽,谁喜欢睡大觉呢?便是那些有时间又没有野心的人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秋的夜晚,秋雨过后的清晨,带来了更加明显的秋意。诗人通过对团扇与生衣的描述,展现出秋季气候转凉的景象,同时也反映了自己对寒冷的敏感和不适。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一种独特的情怀,即只有那些贫穷、闲散、年迈体瘦的人才会特别感受到这种秋凉带来的凄清之感。
诗中用“团扇先辞手”来形象地描绘出夏日的消逝和秋风的到来,通过“生衣不著身”则传达了初秋的微凉。而“更添砧引思,难与簟相亲”一句,则是诗人对寒冷天气中无法得到温暖的感慨,表达了一种孤独和无依的感觉。
整首诗以其清新自然的笔触,把读者带入一个秋意盎然的环境之中,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