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陵云寺
千航万舸?前过,仰视绝顶皆徘徊。
足踏重涛怒汹涌,背负乔岳高崔嵬。
予昔过此下荆渚,班班满面生苍苔。
今来重到非旧观,金翠晃荡祥光开。
萦回一径上崄绝,却立下视惊心骸。
蜀江迤逦渐不见,沫水腾掉震百雷。
山川变化禹力尽,独有道者尝闵哀。
琢山决水通万里,奔走荆蜀如长街。
世人至今不敢嫚,坐上蜕骨冷不埋。
余今劫劫何所往,愧尔前人空自咍。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者在重庆游陵云寺时的所见所感。开篇“长江触山山欲摧,古佛咒水山之隈”两句,形象地描述了长江与山势相互撞击、激荡的情景,同时也反映出诗人面对壮丽山川时心中所怀的敬畏之情。接下来的“千航万舸前过,仰视绝顶皆徘徊”则展现了江上繁忙的船只和诗人仰望高耸山峰时的心境。
“足踏重涛怒汹涌,背负乔岳高崔嵬”两句,以动作描写诗人的行走过程,强调了山川的险峻与个人的渺小。紧接着,“予昔过此下荆渚,班班满面生苍苔”则是对过去经历的一种回忆,通过“苍苔”来象征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变迁。
诗人在重游时所产生的情感变化,在“今来重到非旧观,金翠晃荡祥光开”中得到了体现。这里,“金翠晃荡”的景象与先前所见不同,显示了诗人的内心有了一种新的认知或是精神上的升华。
“萦回一径上崄绝,却立下视惊心骸”则是对山路险峻的再次描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站在高处俯瞰时的震撼感受。紧接着,“蜀江迤逦渐不见,沫水腾掉震百雷”则通过对蜀江与沫水声音的描述,增添了一种自然界的动态美。
“山川变化禹力尽,独有道者尝闵哀”两句,是诗人对于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古代英雄禹王所付出的巨大努力的赞叹,同时也表达了对当下世人的无为而治之道的怀念。
“琢山决水通万里,奔走荆蜀如长街”则是诗人对于历史上开辟道路、疏导江河的一种赞美。最后,“世人至今不敢嫚,坐上蜕骨冷不埋”表达了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敬意和对他们遗迹的尊重。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再次游历,展现了一场个人心灵与自然山川的对话,既有对壮丽景色的赞美,也有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于个体生命在时间长河中的渺小与无常的深刻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