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理萧宪佥三首(其三)
明 · 陈繗
直道知公不世情,肯随贪鄙变平生。
颓波江上愁皆浊,活水源头羡独清。
尺雾谩劳秋月障,寸云何损太阳明。
愿言隐步从渠视,周道便便以砥平。
颓波江上愁皆浊,活水源头羡独清。
尺雾谩劳秋月障,寸云何损太阳明。
愿言隐步从渠视,周道便便以砥平。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繗所作的《上清理萧宪佥三首》中的第三首。诗中通过对比“直道”与“贪鄙”的不同人生选择,以及“颓波”与“活水”两种不同环境的影响,表达了对坚守正直、追求清廉品质的赞美和向往。
首句“直道知公不世情”,直接点明了诗人的观点,即认为坚守正直之道的“公”(这里指人)不同于世俗的常态,展现出一种超脱于尘世的高尚情操。接着,“肯随贪鄙变平生”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坚守的坚定性,表明了不为贪欲所动的决心。
“颓波江上愁皆浊,活水源头羡独清”两句,运用了鲜明的对比手法,将“江上”的“颓波”(象征着社会风气的败坏)与“源头”的“活水”(象征着清廉之气的源头)进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清廉之气的向往和对社会风气败坏的忧虑。
“尺雾谩劳秋月障,寸云何损太阳明”两句,继续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雾障如同社会的蒙蔽,而月亮虽能照亮一时,却不能持久;云朵虽小,却能遮挡阳光,暗示了社会中虽有清廉之士,但难以改变整体的污浊。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光明未来的渴望。
最后,“愿言隐步从渠视,周道便便以砥平”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追随那些坚守正直之人的脚步,共同为净化社会风气、实现公平正义而努力。这里的“周道”比喻为社会的大道,通过“砥平”(使道路平坦),象征着清除社会不公,实现公平正义的理想状态。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不同人生选择和社会现象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坚守正直、追求清廉品质的赞美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社会的热切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