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司天台同李景山元复初分韵得色字
元 · 张养浩
湫居厌纷厖,升高百忧失。
河流耿微明,野烧还故碧。
太行望中低,断处仍雪色。
翠华天尺五,金城年万亿。
美哉山河固,两有险与德。
区区辽与金,铜驼几荆棘。
开阖看烟云,兴废感今昔。
所恨难久留,悲风晚来急。
河流耿微明,野烧还故碧。
太行望中低,断处仍雪色。
翠华天尺五,金城年万亿。
美哉山河固,两有险与德。
区区辽与金,铜驼几荆棘。
开阖看烟云,兴废感今昔。
所恨难久留,悲风晚来急。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张养浩的作品《登司天台同李景山元复初分韵得色字》。诗中描绘了诗人登高远眺的景象,通过自然景色的变化表达了对国家山河的感慨以及对历史兴衰的深思。
首句“湫居厌纷厖,升高百忧失”表达了诗人从低处到高处的心情变化,由厌倦世俗的烦恼到忧愁消失。接着,“河流耿微明,野烧还故碧”描绘了夜晚河流的微光和远处野火的余晖,色彩对比鲜明,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
“太行望中低,断处仍雪色”则将视角转向远方的山脉,太行山在夜色中显得低矮,而山间断处依然覆盖着白雪,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接下来,“翠华天尺五,金城年万亿”两句,以夸张的手法赞美山河的坚固与永恒,翠华象征着帝王的威严,金城则比喻为坚固的防御工事。
“美哉山河固,两有险与德”是对山河美景的赞叹,并强调其内在的险峻与美德,寓意深远。然而,“区区辽与金,铜驼几荆棘”则转而讽刺历史上弱小的国家如辽、金,最终被强敌所灭,留下荒凉的遗迹,如铜驼般满布荆棘。
最后,“开阖看烟云,兴废感今昔”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无论是烟云变幻还是江山更替,都让人深感时间的无情与历史的轮回。而“所恨难久留,悲风晚来急”则流露出诗人对无法长久停留于美好之中的遗憾,以及面对即将到来的悲伤与离别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沉的历史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现实与历史的独特见解,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