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秋夜泊江渚(其一)赏析

秋夜泊江渚(其一)

唐 · 李邕
夜闻木叶落,疑是洞庭秋。
中宵起□望,正见沧江流。
□风□□□,山月隐城楼。
浔阳几万里,朝夕泛孤舟。

翻译

夜晚听到树叶落下,以为是洞庭湖的秋天来临。
半夜起身抬头远望,只见长江水在流淌。
寒风吹过江面,城楼上山月已藏匿。
浔阳距离这里有几万里之遥,我日日夜夜独自划着小舟漂泊。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泊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秋夜的宁静、江水的流动以及个人心境的孤寂融为一体。开篇“夜闻木叶落,疑是洞庭秋”两句,以听觉感受捕捉了夜晚树叶落下的声音,并将其归因于洞庭湖边的秋意,既描绘出自然之美,又透露出诗人对特定地域之情。

接着“中宵起望,正见沧江流”两句,通过诗人的夜半时分起身看望,恰好看见江水在月光下缓缓流动,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孤独感。这里的“中宴”指深夜,“起望”表明诗人有所感悟和期待,而“沧江流”则是诗人所见,是他情感的寄托。

下面“风声潺潺,山月隐城楼”两句,更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氛围。“风声潺潺”表达了一种连绵不断的声音,而“山月隐城楼”则是视觉与空间感受的结合,月光在山间穿梭,城楼在夜色中若隐若现,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又神秘的场景。

最后,“浔阳几万里,朝夕泛孤舟”两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扩展了诗人的情感世界。“浔阳”为古地名,今属江西省,距离当时的政治中心极远,这里的“几万里”,既是实指,又含有对遥远故土之思的无限延伸。而“朝夕泛孤舟”,则表达了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和心中的寂寞。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精细的情景描写,展现了诗人深秋夜泊时的心境和情感流动。它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是对个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