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昔作《壶中九华》诗,其后八年,复过湖口,则石已为好事者取去,乃和前韵以自解云
宋 · 苏轼
江边阵马走千峰,问讯方知冀北空。
尤物已随清梦断,真形犹在画图中。
归来晚岁同元亮,却扫何人伴敬通。
赖有铜盆修石供,仇池玉色自璁珑。
尤物已随清梦断,真形犹在画图中。
归来晚岁同元亮,却扫何人伴敬通。
赖有铜盆修石供,仇池玉色自璁珑。
注释
阵马:战马。千峰:无数山峰。
冀北:古代地区名,这里指代战场。
空:空无。
尤物:极美的女子或事物。
清梦:清冷的梦境。
真形:真实的形象。
画图:画卷。
归来:返回故乡。
元亮:陶渊明的字,这里指代隐居生活。
何人:谁。
敬通:东汉学者杨敬通,此处借指孤独。
赖有:幸亏有。
铜盆:铜制容器,可能指花盆或装饰品。
修石供:精致的石头供赏玩。
仇池玉色:形容玉石般的仇池石。
璁珑:形容玉石清亮透明。
翻译
江边战马奔驰过无数山峰,询问后才知冀北已空无一人。绝世美女的影子已随梦境消逝,真实的形象仍留在画中。
晚年归乡如同陶渊明,独自清扫庭院,无人陪伴如敬通。
幸好还有铜盆和石供我欣赏,仇池玉色的美石晶莹剔透。
鉴赏
这首诗是苏轼在宋朝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观的深情及个人经历的感慨。首句“江边阵马走千峰”描绘了一幅动态的画面,表现了诗人行军途中,对于自然山峰变化的观察与感受。接下来,“问讯方知冀北空”则透露出诗人对远方消息的关心和好奇。
“尤物已随清梦断”一句,表明诗人对于过往美好事物的怀念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淡忘。紧接着,“真形犹在画图中”则是说虽然现实中的美好已不复存在,但通过艺术创作,如绘画等形式,仍然可以保留其真实形态。
“归来晚岁同元亮”一句,可能是在比喻诗人自己年纪渐长,与唐代诗人元亮的晚年境遇相似。接下来的“却扫何人伴敬通”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友人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孤独感受的抒写。
最后两句,“赖有铜盆修石供,仇池玉色自璁珑”,则是在描绘一种宁静祥和的生活状态,其中“铜盆”、“石供”可能是指某种宗教或仪式活动,而“仇池玉色”则形容了一种纯净无瑕的美好景象,整个句子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个人经历的回顾,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远的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