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韶州秩满至清源道中闻子庠侄磻俱登第又题客邸赏析

韶州秩满至清源道中闻子庠侄磻俱登第又题客邸

宋 · 张牧
道路已三月,山川犹昔年。
绣花红委地,刺水绿平田。
生计付身外,儿曹慰眼前。
愈知贫有味,无梦到愁边。

注释

道路:路程,道路。
三月:三个月。
山川:山河。
昔年:过去的一年或多年。
绣花:指盛开的花朵。
委地:散落在地。
刺水:形容绿色植物覆盖水面。
平田:平整的农田。
生计:生活所需,谋生。
付:交付,寄托。
儿曹:孩子们。
慰:安慰。
愈知:更加明白。
贫有味:贫穷也有其乐趣。
无梦:不做梦。
愁边:忧愁的边缘。

翻译

已经过去了三个月,山水景色依旧如前。
红色的花朵凋零满地,绿色的稻田在水面平整铺展。
生活的忧虑交付给身外之事,眼前的儿女成为安慰。
我更加明白贫穷也有其乐趣,不再做那些令人忧愁的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天的景象,道路上已是三月时节,山川依旧如往年。诗人通过“绣花红委地,刺水绿平田”两句生动地描绘出春天万物复苏的美丽画面,其中“绣花”指的是随风飘落的花瓣,“刺水”则是水边的青草。接下来的“生计付身外,儿曹慰眼前”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有了一定的安顿,以及对子女成长的喜悦。

最后两句“愈知贫有味,无梦到愁边”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清贫生活有一种超然的领悟和享受,能够在平淡中找到乐趣,不再为世俗的烦恼所扰。整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造诣,也反映出了他对人生态度的深刻理解。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通过对比和联想的手法,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希望的情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