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友鹤以诗赠别次韵送之
宋 · 高斯得
昔披朝霞寻洞天,五峰矗汉高巑岏。
灵君营魄去千岁,秋桂春萝空锁寒。
古心未死不忍去,摇摇风纛空中悬。
五年失脚堕时网,梦思重到无由缘。
朅来出守山水郡,公馀颇得穷幽偏。
丹丘仙客旧心赏,骑鹤过之同晤言。
诗妍青林华煜煜,气老幽涧松桓桓。
问余君土信奇绝,孰与吾山多紫烟。
桐江缗鱼炯志节,缑山笙鹤誇神仙。
能衡铁炭识轻重,众山部娄真如拳。
羽人闻此深领会,笑指双台催棹船。
题诗莫作世间语,会有剜剔青苔看。
灵君营魄去千岁,秋桂春萝空锁寒。
古心未死不忍去,摇摇风纛空中悬。
五年失脚堕时网,梦思重到无由缘。
朅来出守山水郡,公馀颇得穷幽偏。
丹丘仙客旧心赏,骑鹤过之同晤言。
诗妍青林华煜煜,气老幽涧松桓桓。
问余君土信奇绝,孰与吾山多紫烟。
桐江缗鱼炯志节,缑山笙鹤誇神仙。
能衡铁炭识轻重,众山部娄真如拳。
羽人闻此深领会,笑指双台催棹船。
题诗莫作世间语,会有剜剔青苔看。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洞天:仙境。矗汉:直插云霄。
灵君:仙灵。
秋桂:秋季的桂花。
风纛:飘动的旗帜。
失脚:误入。
朅来:后来。
青林:青翠的树林。
紫烟:紫色的烟雾。
桐江:地名,桐江。
铁炭:比喻事物的轻重。
翻译
昔日沐浴朝霞探索仙境,五座山峰直插云霄仙灵在此经营魂魄千年,桂树春萝空自锁着寒冷
我心不死,不愿离去,飘摇的旗帜在空中摇曳
五年误入尘世罗网,再回梦境却无从寻觅
后来出仕山水之地,闲暇时深入探寻幽静之处
丹丘仙人曾赞此处美景,我乘鹤来访,共话往昔
诗篇如青林繁花般灿烂,气息似深涧古松般苍劲
你问我此地土质独特,与我山峦相比,谁更紫烟缭绕
桐江鳗鱼象征坚贞,缑山笙鹤赞美仙人
能分辨铁炭轻重,众山皆小如拳在眼前
仙人听闻此言深有感触,笑着指向双台催促驾船
题诗切勿流于世俗,未来或许有人会细细品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回忆往昔在仙境般的环境中寻访仙踪的经历,以及与友人刘友鹤的深厚情谊。首句“昔披朝霞寻洞天”展现了诗人早年的探索精神,而“五峰矗汉高巑岏”则描绘了壮丽的山景。接着,诗人感叹仙人已逝,只有秋桂春萝陪伴着空寂的洞府。
诗人表达了自己的留恋之情,“古心未死不忍去”,并提及自己因公务缠身,无法常游仙境。“五年失脚堕时网”暗示了现实生活的束缚,但诗人仍怀揣梦想,期待有机会再次探访。“朅来出守山水郡”表明他如今任职于山水之地,得以欣赏自然之美。“丹丘仙客旧心赏”暗指友人也有相似的喜好,他们曾在诗中交流心得。
诗中运用“青林华煜煜”、“幽涧松桓桓”等生动形象的词语,描绘了景色的鲜明和生机,同时也借景抒发了对友人品德的赞美。“问余君土信奇绝”表达了对友人所居之地的惊叹,认为其风景独特。诗人还以“桐江缗鱼炯志节”和“缑山笙鹤誇神仙”象征友人的高尚品质。
最后,诗人鼓励友人创作诗歌,不必拘泥于世俗之语,期待后人能深入体会其意蕴,甚至可能在青苔上发现新的启示。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充满了对友情和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