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奉命和后池十韵赏析

奉命和后池十韵

唐 · 许浑
叠石通溪水,量波失旧规。
芳洲还屈曲,朱阁更逶迤。
浴鸟翻荷叶,惊蝉出柳丝。
翠烟秋桧耸,红露晓莲披。
攀槛登楼近,停桡待客迟。
野桥从浪没,轻舸信风移。
竹韵迁棋局,松阴递酒卮。
性闲鸥自识,心远鹤先知。
应想秦人会,休怀越相祠。
当期穆天子,箫鼓宴瑶池。

拼音版原文

diéshítōngshuǐliángshījiùguī
fāngzhōuháizhūgèngwēi

niǎofānjīngchánchūliǔ
cuìyānqiūguìsǒnghóngxiǎolián

pānkǎndēnglóujìntíngráodàichí
qiáocónglàngméiqīngxìnfēng

zhúyùnqiānsōngyīnjiǔzhī
xìngxiánōushíxīnyuǎnxiānzhī

yìngxiǎngqínrénhuìxiū怀huáiyuèxiāng
dāngtiānxiāoyànyáochí

注释

叠石:层叠的石头,指石阶。
通溪水:通往溪流。
量波:测量或观察水波。
失旧规:失去了原来的规律或形态。
芳洲:美丽的沙洲。
屈曲:弯曲,曲折。
朱阁:红色的楼阁。
逶迤:形容道路、山川等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
浴鸟:洗澡的鸟。
翻荷叶:在荷叶间翻飞。
惊蝉:受惊吓的蝉。
出柳丝:从柳树枝条间飞出。
翠烟:青绿色的烟雾,常用来形容树木茂盛时的景象。
秋桧:秋天的桧树。
耸:高耸。
红露:带有红色的露珠。
晓莲:早晨的莲花。
攀槛:攀爬栏杆。
登楼:上楼。
近:接近,快要到达。
停桡:停止划桨,桡指船桨。
待客:等候客人。
迟:延迟,慢。
野桥:野外的桥梁。
从浪没:随着波浪时隐时现。
轻舸:轻便的小船。
信风移:随着风自由移动,信风指稳定的风向。
竹韵:竹林中的风声,有节奏感的声音。
迁棋局:伴随着棋局的进行而变化。
松阴:松树下的阴影。
递酒卮:传递酒杯,卮是古代的一种酒器。
性闲:性情闲适。
鸥自识:鸥鸟自然能识别并亲近。
心远:心境旷远。
鹤先知:鹤能先感知到人的心境。
秦人会:秦代人的集会,也可能指隐逸之乐。
休怀:不必怀念。
越相祠:越国丞相的祠堂,可能象征对过去的留恋。
当期:应当期待。
穆天子:古代传说中的周天子,以好游猎著称。
箫鼓:音乐乐器,这里指宴乐。
宴瑶池:在瑶池设宴,瑶池为神话中的仙境。

翻译

层层石阶通向溪流,计量波纹失去了往日的规则。
美丽的沙洲依旧曲折蜿蜒,红楼更是迂回延长。
沐浴的鸟儿翻动荷叶,受惊的蝉从柳丝间飞出。
秋日的翠烟中桧树耸立,晨露里红莲绽放。
攀着栏杆登上高楼近在眼前,停下船桨等待客人却迟迟未至。
乡间的桥随波浪隐现,小船随着风轻松移动。
竹林间的韵律伴随棋局变换,松影下传递酒杯。
性情闲适自然能与鸥鸟相认,心胸旷达鹤也先感知。
应当向往秦人的聚会,不必怀恋越相的祠堂。
期待着能像穆天子那样,于瑶池边设宴,箫鼓齐鸣。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许浑的作品,名为《奉命和后池十韵》。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闲适自得的心境,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的回顾和哲学的思考。

首句“叠石通溪水”描绘了一种山间清泉潺潺流过叠石的幽静景象,“量波失旧规”则表明了这种自然之美已经超出了常人的感知和评价。接着,“芳洲还屈曲,朱阁更逶迤”中的“芳洲”、“朱阁”都是对山水景观的描绘,而“屈曲”、“逶迤”则形容了这些自然景物的生动姿态。

中间部分“浴鸟翻荷叶,惊蝉出柳丝。翠烟秋桧耸,红露晓莲披。”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的早晨景象。“浴鸟”、“惊蝉”展示了生命活力,“翠烟”、“红露”则营造了一种淡雅而又不失丰富的情调。

后半部分“攀槛登楼近,停桡待客迟。野桥从浪没,轻舸信风移。”中,“攀槛登楼近”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景物的向往,而“停桡待客迟”则透露出一种期待与静候的情绪。“野桥从浪没”、“轻舸信风移”则描写了一种随波逐流、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

最后,“竹韵迁棋局,松阴递酒卮。性闲鸥自识,心远鹤先知。”中“竹韵迁棋局”、“松阴递酒卮”写出了诗人在自然之中享受清幽生活的情景。而“性闲鸥自识”、“心远鹤先知”则表达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洞察和超脱世俗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鸟兽、花草等自然景物的精细描绘,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合一的人生态度。同时,诗中也穿插着历史的回忆,如“应想秦人会”、“休怀越相祠”,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明的思念和敬仰。而结尾处,“当期穆天子,箫鼓宴瑶池。”则似乎是在设想一种与上古圣王共度时光的情景,展示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