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宣徽南院使太子太保赠司空冯公挽辞三首(其二)赏析

宣徽南院使太子太保赠司空冯公挽辞三首(其二)

宋 · 苏颂
清润慈明玉,汪洋叔度陂。
不忧仁者寿,早作哲人萎。
黄鹄归无日,青乌葬有期。
阴堂介邢密,相望国侨祠。

注释

清润:形容清澈滋润。
慈明玉:比喻人的美德如玉般温润。
汪洋叔度陂:叔度陂,借指宽广的胸怀。
仁者寿:指仁德的人寿命长。
哲人萎:哲人指智慧的人,萎表示老去、安详。
黄鹄:古代传说中的大鸟,象征高飞。
青乌:古人认为乌鸦预示死亡,这里可能指代死亡。
阴堂:阴暗的厅堂,常用于描述墓地或祠堂。
邢密:可能是人名,也可能是雕像的名字。
国侨祠:国侨,可能指某位历史人物,祠是供奉其神位的地方。

翻译

清澈明亮的美玉,如同叔度广大的池塘。
不必担忧仁德之人寿命短,早早地就像哲人般安详老去。
黄鹄终有归巢之时,而青乌的葬礼却有定期。
阴暗的厅堂中,邢密的雕像静立,遥望着侨祠的方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颂为冯公所作的挽辞,表达了对冯公的敬仰和对其逝世的哀悼之情。首句“清润慈明玉”比喻冯公的品性如玉般清澈温润,显示了他的仁慈和智慧。次句“汪洋叔度陂”则以大海般的宽广来形容冯公的胸怀,暗示他的德行深厚。

“不忧仁者寿,早作哲人萎”两句,一方面赞扬冯公的仁德使得他虽年事已高但无忧无虑,另一方面也暗示了他虽然长寿,但哲人的智慧已经消逝,令人惋惜。接下来,“黄鹄归无日,青乌葬有期”借黄鹄和青乌的意象,表达冯公的离世如同飞鸟归巢,不可避免。

最后两句“阴堂介邢密,相望国侨祠”描绘了冯公身后之事,阴堂(墓地)四周环境庄重,与国侨祠(可能指冯公祠堂)遥相呼应,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怀念和尊崇。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深情而又含蓄的挽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沉的语言,展现了对逝者的敬仰和对生命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