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过宛平县学坐射亭观梅子荷花
明 · 刘崧
旧日曾闻都水监,明时已属泮宫祠。
水通窊地生荷叶,门倚回堤出柳枝。
桥外行人看习射,座隅童子解歌诗。
晚凉云锦偏留客,不记归来马上迟。
水通窊地生荷叶,门倚回堤出柳枝。
桥外行人看习射,座隅童子解歌诗。
晚凉云锦偏留客,不记归来马上迟。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秋日过宛平县学坐射亭观梅子荷花》描绘了诗人秋日游历宛平县学的情景。诗中通过“旧日都水监”和“明时泮宫祠”的历史背景,暗示了教育场所的变迁,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敬意。
“水通窊地生荷叶,门倚回堤出柳枝”,生动描绘了县学周边环境的优美,洼地有荷花点缀,回堤旁柳树依依,展现出宁静而生机盎然的景象。
“桥外行人看习射,座隅童子解歌诗”聚焦于县学活动,桥边有人练习射箭,孩童则能吟诵诗歌,展现了学风的浓厚和教育的普及。
最后,“晚凉云锦偏留客,不记归来马上迟”表达了诗人沉浸其中,流连忘返的心情,晚风中的凉意如同锦绣般迷人,以至于忘记了归程,直到天色渐晚。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宛平县学的风貌,寓教于景,既展示了古代学校生活,又传达了诗人对知识与文化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