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田道士使蜀投龙
唐 · 宋之问
风驭忽泠然,云台路几千。
蜀门峰势断,巴字水形连。
人隔壶中地,龙游洞里天。
赠言回驭日,图画彼山川。
蜀门峰势断,巴字水形连。
人隔壶中地,龙游洞里天。
赠言回驭日,图画彼山川。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风驭:指风作为坐骑,形容行进轻快。泠然:形容轻快、悠然的样子。
云台:高耸入云的台阁,此指仙居或高远之地。
蜀门:指四川的门户,代指蜀地的山川。
峰势断:山峰险峻,仿佛截断了天际。
巴字:形容水流弯曲,形似古文字“巴”。
水形连:水流连续不断,形态相连。
壶中地:比喻仙境或与世隔绝的地方,源自‘壶中天’的典故。
龙游:形容景致神奇,有如龙所游之处。
翻译
忽然间风驾驭着轻盈地前行,通往云台的道路遥遥几千。蜀地的山峰峻峭仿佛切断了天际,巴江的水流曲折如同字形连绵。
人们生活在如壶中仙境般的地方,龙在洞天福地般的景象中遨游。
待你归来的那天我将赠予话语,那时再描绘那些远方的山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壮丽的自然风光和超凡脱俗的仙境。诗人通过对山川、云台、蜀门峰势等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天人交融的意境。
"风驭忽泠然,云台路几千",这里“风驭”给人一种自然力与人类意志和谐相处的感觉,而“云台路几千”则是对蜀道艰难的隐喻,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对田道士使蜀之行的期许。
"蜀门峰势断,巴字水形连"一句,更进一步描绘了蜀地的地理特征和险峻。蜀门峰势如剪刀一般切割着天地,而巴字水则宛转曲折,如同一条生命之线在山间流淌。
"人隔壶中地,龙游洞里天"则是对田道士即将进入的仙境的描绘。这里的人与龙之间的界限模糊不清,显示出诗人对于田道士能通晓天机、驾驭龙脉的期待和信任。
最后两句“赠言回驭日,图画彼山川”,则表达了诗人对田道士使蜀之行的美好祝愿,并且通过绘画的形式,将这份情谊永恒地定格在那片山川之间。这不仅是对田道士个人的送别,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层面的传承与寄托。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功力,也透露出了一种深厚的情谊和对未来美好祝愿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