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穆敬甫
看君侠气倾三辅,笑我离愁托九歌。
雁带秋声来紫塞,云含暝色度黄河。
花间进酒人无恙,曾是雄威细马驮。
鉴赏
这首明代佘翔的《答穆敬甫》描绘了一幅文人与友人相聚的场景。首句“信宿名园啸薜萝”写诗人与穆敬甫在著名的园林中畅游,啸歌于藤萝之间,显示出他们超然物外的闲适之情。次句“朝来一骑又相过”则点出穆敬甫来访,频繁的互动体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情。
“看君侠气倾三辅”赞美了穆敬甫的豪迈侠义,他的风采影响了整个长安地区。而“笑我离愁托九歌”则表达了诗人自己对离别之苦的自嘲,以《九歌》寄托情感,显得洒脱而不失深情。
“雁带秋声来紫塞”通过秋雁的形象,寓言友人如鸿雁般传递着秋天的信息和问候,跨越边塞而来。最后一句“花间进酒人无恙”描绘了他们在花丛中举杯共饮,尽管曾经有过雄心壮志,如今却能淡然面对生活,以轻松的姿态结束。
整首诗以轻松的笔调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他们面对世事变迁时的豁达与从容。
词语解释
薜萝的意思:(1).薜荔和女萝。两者皆野生植物,常攀缘于山野林木或屋壁之上。《楚辞·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王逸 注:“女萝,兔丝也。言山鬼仿佛若人,见於山之阿,被薜荔之衣,以兔丝为带也。”后借以指隐者或高士的衣服。《南齐书·高逸传·宗测》:“量腹而进松朮,度形而衣薜萝。” 唐 张乔 《送陆处士》诗:“若向仙巖住,还应著薜萝。”(2).借指隐者或高士的住所。 南朝 梁 吴均 《与顾章书》:“僕去月谢病,还觅薜萝。” 唐 韩偓 《雪中过重湖信笔偶题》诗:“道方时险拟如何,謫去甘心隐薜...
朝来的意思:早晨。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简傲》:“ 西山 朝来,致有爽气。” 元 顾德辉 《青玉案》词:“晴日朝来升屋角,树头幽鸟,对调新语,语罢双飞却。”...
黄河的意思:◎ 黄河 Huáng Hé[the Yellow River (Huanghe River)] 中国第二长河,发源于青海,流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公里。流经黄土高原、夹带大量泥沙,每年达16亿吨,除12亿吨入海外,有4亿多吨沉积在下游河床上,有些地段河底竟高出地面5—10米,成为有名的“地上河”...
进酒的意思:◎ 进酒 jìnjiǔ[urge sb. to drink (at a banquet)] 斟酒劝饮;敬酒...
酒人的意思:(1).古官名。掌造酒。《周礼·天官·酒人》:“酒人掌为五齐三酒,祭祀则共奉之。”(2).好酒的人。《史记·刺客列传》:“ 荆軻 虽游於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 裴駰 集解引 徐广 曰:“饮酒之人。” 清 周亮工 《立春后一日游汉叟过我次箑上韵》:“酒钱不易得,空负酒人名。” 鲁迅 《集外集拾遗·<哀范君>诗之三》:“把酒论当世,先生小酒人。”...
九歌的意思:(1).古代乐曲。相传为 禹 时乐歌。《左传·文公七年》:“九功之德,皆可歌也,谓之《九歌》。”《楚辞·离骚》:“奏《九歌》而舞《韶》兮,聊假日以媮乐。” 王逸 注:“《九歌》,九德之歌, 禹 乐也。”一说天帝乐名。《山海经·大荒西经》:“ 开 (即 启 )上三嬪于天,得《九辩》与《九歌》以下。” 郭璞 注:“皆天帝乐名也, 开 登天而窃以下用也。”(2).泛指各种乐章。《汉书·礼乐志》:“千童罗舞成八溢,合好効欢虞 泰一 。九歌毕奏斐然殊,鸣琴竽瑟会轩朱。” 唐 张说 《唐封泰山乐章·豫和三》:“九歌...
离愁的意思:◎ 离愁 líchóu[grief of parting] 离别的愁苦离愁别绪(离别亲友的愁苦心情)...
马驮的意思:马驮子。 李纳 《刺绣者的花》第七章:“大汉和众人将马驮挨个卸下来,说:‘这些东西我们扛走,你们老板吃不完用不尽,大家分点用用。’”...
暝色的意思:暮色;夜色。 南朝 宋 谢灵运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诗:“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唐 杜甫 《光禄坂行》:“树枝有鸟乱鸣时,暝色无人独归客。” 茅盾 《子夜》一:“从桥上向东望,可以看见 浦东 的洋栈像巨大的怪兽,蹲在暝色中。”...
名园的意思:著名的园囿。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简傲》:“ 王子敬 自 会稽 经 吴 ,闻 顾辟疆 有名园,先不识主人,径往其家。” 唐 杜甫 《奉汉中王手札》诗:“主人留上客,避暑得名园。” 明 朱有燉 《风月牡丹仙》第一折:“小生再不敢希望佳期,但於明日在此名园,请邀东道,宴请芳卿。” 清 唐孙华 《送王诵侯之官成都》诗:“渌水名园比 洛 涘,板舆奉母方闲居。”...
秋声的意思:指秋天里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落叶声、虫鸟声等。 北周 庾信 《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唐 刘禹锡 《登清暉楼》诗:“ 潯阳江 色潮添满, 彭蠡 秋声雁送来。” 明 吴甡 《杂兴》诗:“空林何歷歷,落叶尽秋声。”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三:“ 龙泉寺 边的深林丛树时时送出秋声,一阵一阵萧萧的大有雨意,也似催人离别。”...
三辅的意思:(1). 西汉 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个职官的合称。亦指其所辖地区。 汉 初京畿官称内史, 景帝 二年分置左、右内史,与主爵中尉(后改都尉)合称三辅。 武帝 太初 元年更名主爵都尉为右扶风,右内史为京兆尹,左内史为左冯翊,治所皆在 长安 城中。《汉书·景帝纪》:“三辅举不如法令者,皆上丞相御史请之。” 颜师古 注:“此三辅者,谓主爵中尉及左右内史也。”《太平御览》卷一六四引《三辅黄图》:“ 武帝 太初 元年改内史为京兆尹,以 渭城 以西属右扶风, 长安 以东属京兆尹, 长陵 以北属左冯翊,以辅京师,谓之三辅...
色度的意思:◎ 色度 sèdù[tone;chroma] 彩色或非彩色在明度和饱和度方面的变化...
宿名的意思:(1).谋取名誉。《庄子·徐无鬼》:“兵革之士乐战,枯槁之士宿名。” 俞樾 《诸子平议·庄子三》:“宿读为缩,《国语·楚语》:‘缩於财用则匱。’《战国策·秦策》:‘缩剑将自诛。’ 韦昭 、 高诱 注并曰:‘缩,取也。’枯槁之士缩名,犹言取名也。《释文》曰:‘宿,积久也。’於义未安。”(2).素来的名望;久已享有的名望。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 桓 常侍,闻人道 深公 者,輒曰:‘此公既有宿名,加先达知称,又与先人至交,不宜説之。’”《宋史·王旦传》:“初, 祐 以宿名久掌书命, 旦 ...
无恙的意思:[释义](形)〈书〉没有疾病,没有受害。 [构成]偏正式:无(恙 [例句]别来无恙。(作谓语)...
细马的意思:(1).骏马。《北史·白建传》:“三年, 突厥 入境, 代 忻 二牧,悉是细马,合数万疋,在 五臺山 北 栢谷 中避贼。”《新唐书·百官志三》:“﹝诸牧监﹞每岁孟秋,羣牧使以诸监之籍合为一,以仲秋上於寺,送细马则有牵夫、识马小儿、兽医等。”《水浒传》第一一九回:“若有人活捉得 方腊 的,高官任做,细马拣骑。”(2).指小马。 唐 李白 《对酒》诗:“蒲萄酒,金叵罗, 吴 姬十五细马驮。” 宋 苏轼 《临江仙》词:“细马远驮双侍女,青巾玉带红靴。” 清 吴伟业 《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詔书忽下选...
侠气的意思:◎ 侠气 xiáqì[chivalrous] 豪侠的气概...
相过的意思:(1).谓太阳过赤道内外各二十三度半。《左传·昭公二十一年》:“日月之行也,分,同道也;至,相过也。” 杜预 注:“二分日夜等,故言同道。二至长短极,故相过。” 杨伯峻 注:“ 谈迁 《国榷》引 明 李天经 曰:‘太阳行黄道中线,迨二分而黄道与赤道相交,是为同道。二至则过赤道内外各二十三度,是谓相过。’”(2).互相超越。《管子·治国》:“故先王使农、士、商、工四民交能易作,终岁之利,无道相过也,是以民作一而得均。”《文子·自然》:“如此即万物一齐无由相过。” 宋 苏轼 《儒者可与守成论》:“德既无以...
信宿的意思:◎ 信宿 xìnsù[stay over for two consecutive nights] 连住两夜,也表示两夜公归不复,子女信宿。——《诗·豳风·九罭》流连信宿,不觉忘返。——《水经注·江水》...
雄威的意思:◎ 雄威 xióngwēi[powerful and stately] 雄壮威风...
紫塞的意思:北方边塞。 晋 崔豹 《古今注·都邑》:“ 秦 筑 长城 ,土色皆紫, 汉 塞亦然,故称紫塞焉。” 南朝 宋 鲍照 《芜城赋》:“南驰 苍梧 涨海 ,北走紫塞 雁门 。” 唐 罗邺 《边将》诗:“若无紫塞烟尘事,谁识青楼歌舞人。”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赚将》:“一声叱退 黄河 浪,两手推开紫塞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