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青苗郑判官归江西
唐 · 刘长卿
三苗馀古地,五稼满秋田。
来问周公税,归输汉俸钱。
江城寒背日,湓水暮连天。
南楚凋残后,疲民赖尔怜。
来问周公税,归输汉俸钱。
江城寒背日,湓水暮连天。
南楚凋残后,疲民赖尔怜。
拼音版原文
翻译
古代苗族遗留的土地上,秋天的田野里丰收了五谷。前来询问周公的税制,回家时缴纳汉朝的赋税。
江城在寒冷的阳光下显得凄凉,湓水在傍晚时分连天接海。
南方楚地战乱后民生凋敝,疲惫的百姓依赖你的怜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和对人物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三苗馀古地”一句,以“三苗”指代远古之事,暗示历史悠久,而“馀古地”则点出了时光流转,岁月沧桑,给人的心头带来了一丝淡淡的哀愁。
紧接着,“五稼满秋田”一句,用“五稼”形容农事之繁忙,通过“满秋田”的景象,让人感受到农民在收获季节所表现出的勤劳与喜悦。这里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反映了农业社会中人民对于丰收的期盼和庆幸。
而后,“来问周公税,归输汉俸钱”两句,则将视角转向历史的长河,将古今之税制进行对比。周公与汉俸之间的跨越,不仅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让读者在感受历史变迁的同时,对于时代变换中的税收制度有所思考。
“江城寒背日,湓水暮连天”两句,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江城寒背日”传递出一种冷清与孤寂,而“湓水暮连天”则将这份宁静与辽阔相结合,让人在心中勾勒出一幅壮丽而又有些许悲凉的画卷。
最后,“南楚凋残后,疲民赖尔怜”两句,则转向对人民生活状况的描绘。“南楚”作为地名,不仅指出了具体的地理位置,也暗示了一种文化与历史的沉淀。而“凋残”二字,用以形容时光流逝,事物凋零,让人不禁感受到岁月的无情和历史的残酷。接着,“疲民赖尔怜”则将这种悲凉转化为对人民生活状况的关怀与同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情感、丰富的意象以及精湛的艺术手法,构筑了一幅历史的画卷,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社会底层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