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九月十二与芳洲留宿雅山堂岁且周矣芳洲再往赋古诗十二韵奉寄壬寅九月十一日也
宋 · 徐瑞
山林或尘土,城郭无市哗。
境胜固繇人,况是诗书家。
小斋贮虚明,景物亦可嘉。
怪石卧屃赑,修藤绾龙蛇。
清泉纤纤草,小树疏疏花。
主人古衣冠,宴坐胜纷华。
群从俨连璧,学子铿冲牙。
喜我味稍同,下榻煮秋茶。
道充韵更长,身退心自遐。
岂惟擅清致,当在勒与差。
别来入梦频,急景令人嗟。
寄诗写幽怀,勿与世俗誇。
境胜固繇人,况是诗书家。
小斋贮虚明,景物亦可嘉。
怪石卧屃赑,修藤绾龙蛇。
清泉纤纤草,小树疏疏花。
主人古衣冠,宴坐胜纷华。
群从俨连璧,学子铿冲牙。
喜我味稍同,下榻煮秋茶。
道充韵更长,身退心自遐。
岂惟擅清致,当在勒与差。
别来入梦频,急景令人嗟。
寄诗写幽怀,勿与世俗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高雅的生活场景,充满了文人墨客的闲适与雅趣。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林中的静谧与自然之美,以及诗书之家的独特氛围。
首先,诗中提到“山林或尘土,城郭无市哗”,对比了山林的宁静与城市的喧嚣,突出了对自然环境的向往和追求。接着,“境胜固繇人,况是诗书家”表达了环境的美好源自于人的修养和情趣,进一步强调了诗书文化对于营造高雅生活的重要性。
“小斋贮虚明,景物亦可嘉”描绘了一个充满光明与清新的小书房,其中的景物令人愉悦。接下来的几句“怪石卧屃赑,修藤绾龙蛇。清泉纤纤草,小树疏疏花”则以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怪石、修藤、清泉、小树,构成了一幅富有生命力的画面。
“主人古衣冠,宴坐胜纷华”将主人的形象与繁华的世俗生活相对比,突出了主人的高雅与淡泊名利的态度。随后,“群从俨连璧,学子铿冲牙”描绘了一群才华横溢的随从和学生,他们的存在为这个环境增添了更多的活力与智慧的光芒。
“喜我味稍同,下榻煮秋茶”体现了主人对诗人的欢迎与理解,两人共享煮茶之乐,进一步深化了他们之间的情感联系。最后,“道充韵更长,身退心自遐”表达了诗人对道义的追求和内心的自由,即使在退隐生活中也能保持心灵的宽广与深远。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还蕴含了对高雅生活的向往、对知识与智慧的尊重,以及对内心平静与自由的追求。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宋代文人墨客的生活情趣和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