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两生艺
英雄气短无奈何,一半从今半学古。
史迁班固大文章,缩足偻行循八股。
安排虫臂削鼠肝,焉用丈夫力如虎。
三百年来王制严,糊目经生无所睹。
青苗剜目未糊心,不过当时小民苦。
帖括封锢天下士,甚于坑焚王介甫。
志士强颜负起衰,区区聊复齐变鲁。
我今屈曲鬓成丝,安置此身何处所。
一时出处千古名,二者计之去十五。
老牛局蹐观快犊,两生奇文灯下读。
喑哑叱咤亦足豪,颖脱而出定可卜。
鉴赏
这首诗《读两生艺》是明代诗人曾曰唯的作品,通过对古代文人教育制度的反思,表达了对传统束缚的不满与对个性解放的向往。
首句“词赋壮夫羞不为,而况区区事训诂”,诗人开篇即以壮夫自居,对词赋的创作充满自豪感,而对琐碎的训诂工作则不屑一顾,体现了对传统文人教育中词赋与训诂地位的对比和诗人对此的偏爱。
接着,“英雄气短无奈何,一半从今半学古”两句,诗人感叹英雄豪情在现实面前显得无力,只能在古今之间寻求平衡,既保留了对传统的尊重,也表达了对创新的渴望。
“史迁班固大文章,缩足偻行循八股”描绘了古代文人遵循传统教育模式,如同缩脚弯腰般地学习,形象地讽刺了八股文的僵化和束缚。
“安排虫臂削鼠肝,焉用丈夫力如虎”进一步强调了传统教育的死板和无用,将学习过程比作对微小事物的精细处理,而忽视了真正力量的发挥。
“三百年来王制严,糊目经生无所睹”指出自古以来严格的制度限制了人们的视野,使他们无法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青苗剜目未糊心,不过当时小民苦”通过比喻,表达了教育制度对个体心灵的伤害,以及它对普通民众生活的负面影响。
“帖括封锢天下士,甚于坑焚王介甫”批评了教育体制对人才的束缚,甚至超过了历史上著名的坑儒焚书事件,强调了其对社会进步的阻碍。
“志士强颜负起衰,区区聊复齐变鲁”描述了有志之士在困境中仍努力改变现状,但这种努力往往显得微不足道。
“我今屈曲鬓成丝,安置此身何处所”诗人自述年老体衰,面对未来感到迷茫,表达了对人生出路的探寻。
“一时出处千古名,二者计之去十五”指出在短暂的一生中,能够留下千古美名的机会并不多,表达了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老牛局蹐观快犊,两生奇文灯下读”诗人以老牛自喻,观察年轻一代的活力,同时沉浸在阅读中,寻找精神的慰藉。
“喑哑叱咤亦足豪,颖脱而出定可卜”最后两句,诗人认为即使在困境中,也能展现出豪迈的精神,预示着未来的希望。
整首诗通过对比、比喻、象征等手法,深刻揭示了传统教育制度的局限性,表达了对个性解放和创新精神的呼唤,以及对个人命运和时代变迁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