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读易亭赏析

读易亭

明 · 胡宗奎
石公读易不求文,精言于今义薄云。
山谷有君人杰至,竹林无籁鸟声频。
窗前草木阴阳理,窝外云峰卦象纹。
烟锁九原茅塞路,瓣香何处吊英魂。

鉴赏

此诗《读易亭》由明代诗人胡宗奎所作,描绘了石公在亭中潜心研读《易经》的情景,以及其对易学深刻理解的境界。诗中通过自然景象与易学哲理的巧妙融合,展现了作者对易学的独到见解和深厚情感。

首联“石公读易不求文,精言于今义薄云”点明了石公在读《易经》时不拘泥于文字表面,而是深入探究其中蕴含的精义,其理解之深,几乎达到了与古人对话的境界。

颔联“山谷有君人杰至,竹林无籁鸟声频”运用对比手法,以山谷中的智者与竹林中的宁静景象,象征石公在研读《易经》时的专注与超脱,同时也暗示了易学的深远与博大。

颈联“窗前草木阴阳理,窝外云峰卦象纹”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将自然界的草木生长规律与易学中的阴阳之道相联系,同时以云峰上的卦象纹路,形象地展示了易学与宇宙万物之间的密切关系。

尾联“烟锁九原茅塞路,瓣香何处吊英魂”则表达了对易学先贤的敬仰之情,以及对易学传承的忧虑,仿佛在烟雾缭绕的九原之地,寻找着易学英灵的踪迹,寄托了对易学精髓永续流传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易学深邃哲理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易学的崇敬与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易学传承的忧虑与期待。

猜你喜欢

  • 咏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