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学士何公挽词
宋 · 范成大
盛际群多士,诸儒逊一贤。
名场魁淡墨,官簿到花砖。
地近行知政,天高不假年。
书生稽古力,何必尽台躔。
名场魁淡墨,官簿到花砖。
地近行知政,天高不假年。
书生稽古力,何必尽台躔。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群多士:众多才子。逊:谦让。
魁:第一名。
淡墨:淡然的态度。
官簿:官职簿。
花砖:比喻官职繁多。
行知政:亲身了解政务。
天高:天命。
假年:等待岁月。
稽古力:研究古籍的努力。
台躔:朝廷高位。
翻译
在众多才子聚集的盛世,众多学者都谦让于一位贤能之人。在科举考试中,他以淡然的态度名列前茅,官职簿上他的名字如花开满砖。
他治理地方,行动接近百姓,深知政事,尽管天命未至,但他并不等待。
作为一个读书人,他研究古籍的努力,不必一定要达到朝廷高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为纪念何公(可能是翰林学士)所作的挽词,表达了对何公的敬仰和对其人品与才学的赞赏。首句“盛际群多士”描绘了何公所处的时代人才济济,但他尤为突出;“诸儒逊一贤”进一步强调了何公的卓越才华,连众多学者都自愧不如。
“名场魁淡墨”暗示何公在科举考试中以文采出众而名列前茅,但他的风格淡泊,不追求华丽;“官簿到花砖”则形象地描述了他的仕途顺利,官位显赫,但并未因此而忘本,生活简朴。
“地近行知政”赞扬何公在地方治理上亲力亲为,政绩显著;“天高不假年”则惋惜他英年早逝,犹如天意不给他更多的时间去施展抱负。最后两句“书生稽古力,何必尽台躔”表达了对何公深厚的历史学识和治学精神的肯定,认为他的学问足以超越官位的高低,不必局限于官场的升迁。
整首诗通过赞美何公的才德和人格,展现了对逝者的怀念以及对其高尚品质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