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淩尘遗
清末民国初 · 缪荃孙
鸠江谈宴后,回首九年馀。
惨惨三秋节,凄凄一纸书。
梅花香未减,薤露痛何如。
咫尺扬州路,离怀未尽摅。
金石称三友,今存我一人。
家贫文字富,身贱性情真。
捃古编难乞,贻书墨尚新。
双鸡同斗酒,深愧未躬亲。
惨惨三秋节,凄凄一纸书。
梅花香未减,薤露痛何如。
咫尺扬州路,离怀未尽摅。
金石称三友,今存我一人。
家贫文字富,身贱性情真。
捃古编难乞,贻书墨尚新。
双鸡同斗酒,深愧未躬亲。
鉴赏
这首挽诗《挽凌尘遗》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文人缪荃孙所作,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怀念之情。
首联“鸠江谈宴后,回首九年馀”,以回忆起一次在鸠江的宴饮聚会作为开头,时间跨度九年,暗示了逝者与诗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长久的交往。
颔联“惨惨三秋节,凄凄一纸书”,点明了时节为秋季,气氛悲凉,通过一封简短的信件传达了哀思,形象地描绘出哀悼的氛围。
颈联“梅花香未减,薤露痛何如”,以梅花的香气不减,象征逝者虽已离去,但其精神永存;而薤露(一种植物)的凋零则代表了生命的消逝,对比强烈,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痛。
尾联“咫尺扬州路,离怀未尽摅”、“金石称三友,今存我一人”,表达了对逝者生前友情的怀念,以及对逝者不在的遗憾。同时,“家贫文字富,身贱性情真”、“捃古编难乞,贻书墨尚新”、“双鸡同斗酒,深愧未躬亲”等句,则通过描述逝者的生活态度和品质,展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以及诗人对其的敬仰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逝者生前点滴的回忆和赞美,表达了诗人深切的哀悼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对逝者高尚人格的崇敬与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