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门旅兴
明末清初 · 陈子升
浪迹吴门且暂休,几多抛掷几多收。
百金未买不龟手,一石尚看能点头。
断简故开眢井匣,寒梅新照面山楼。
木人独入丛花国,誇尽王孙春草游。
百金未买不龟手,一石尚看能点头。
断简故开眢井匣,寒梅新照面山楼。
木人独入丛花国,誇尽王孙春草游。
鉴赏
这首诗《吴门旅兴》由明末清初诗人陈子升所作,描绘了诗人漫游吴门时的内心感受与所见所感。诗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联“浪迹吴门且暂休,几多抛掷几多收”以“浪迹”二字开篇,点明了诗人游历吴门的自由与随性,同时也暗示了旅途中的得失与变化。接下来的“抛掷”与“收”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回顾与反思,既有失落也有收获,体现了人生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颔联“百金未买不龟手,一石尚看能点头”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不龟手”与“能点头”的石头进行对比,寓意深刻。前者可能象征着珍贵而难以得到的资源或技能,后者则可能是平凡甚至微不足道的事物。这一联通过对比,表达了对价值判断的质疑与对生活态度的反思,即不应仅凭表面价值来评价事物,而应深入理解其内在意义。
颈联“断简故开眢井匣,寒梅新照面山楼”描绘了诗人对旧物与自然的重新发现与欣赏。通过“断简”(残破的书籍)与“眢井匣”(废弃的水井)的重开,以及“寒梅”在“面山楼”(面对山的楼阁)的新照,展现了诗人对过去记忆的挖掘与对自然美景的再次发现,体现了对生活细节的敏感和对美的追求。
尾联“木人独入丛花国,夸尽王孙春草游”以“木人”(可能象征诗人自己)独自进入“丛花国”,与“王孙春草游”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与世俗的疏离感,以及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追求。通过这一形象,诗人似乎在说,他更愿意像“木人”一样,沉浸于自然之中,享受纯粹的快乐,而不是追逐那些被社会定义为“成功”或“荣耀”的事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价值和美的独特见解,以及对传统与现代、物质与精神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