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中元夜宿馀杭仙泉寺留题赏析

中元夜宿馀杭仙泉寺留题

宋 · 王禹称
祭庙回来略问禅,苏墙莎径碧山前。
风疏远磬秋开讲,水响寒车夜救田。
蓝绶有香花菡萏,竹窗无寐月婵娟。
自惭政术贻枯旱,忍卧松阴漱石泉。

注释

祭庙:祭祀庙宇。
禅:佛教禅修。
苏墙:古代城墙名。
莎径:莎草小路。
磬:寺庙中的打击乐器。
秋开讲:秋天开始讲经说法。
寒车:寒冷夜晚的运输工具。
救田:灌溉农田。
蓝绶:蓝色官袍。
菡萏:荷花。
竹窗:竹制窗户。
婵娟:明亮的月亮。
政术:政治才能。
贻:遗留。
枯旱:干旱。
松阴:松树下的阴凉处。
漱石泉:用泉水漱口。

翻译

从祭祀庙宇归来稍事休憩,漫步在苏墙莎草小径,眼前是碧绿的山峦。
秋风轻轻吹过,远处寺庙传来稀疏的钟声,夜晚僧人讲解佛经,水声潺潺仿佛是灌溉农田的车轮声。
身着蓝色官服的人们手持散发着香气的荷花,坐在竹窗边,月光皎洁,难以入眠。
我深感自己治理无方导致干旱,内心愧疚,只能躺在松荫下,用石泉漱口以求片刻宁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秋天祭庙归来后的情景和心境。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他对佛法禅理的向往。

"苏墙莎径碧山前"一句,设定了一种幽静、清新的环境,诗人在这样的地方进行了与禅宗相关的交流或思考。"风疏远磬秋开讲"表明是在秋季,风吹动着寺庙中的磬石,这是佛教中用以唤醒众生,引起人们向善的象征。"水响寒车夜救田"则描绘了夜晚水车转动的声音,这可能是诗人在夜深人静时所听见的景象,也许暗示着一种救赎或劳作的情怀。

接下来的两句,"蓝绶有香花菡萏,竹窗无寐月婵娟",诗人通过对寺中花香和夜晚清辉的月光的描写,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心境宁静的状态。最后两句"自惭政术贻枯旱,忍卧松阴漱石泉"则流露出诗人对自己在世俗职责上的不足之处,同时也表明了他愿意暂时逃离那些责任,躲进自然之中寻求心灵的净化。

整首诗通过对寺庙周围自然景象的细致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宁静的意境。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他对于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之间关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