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杂感十首以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为韵(其九)赏析

杂感十首以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为韵(其九)

宋 · 陆游
我昔游剑南,烂醉平羌月。
一杯玻瓈春,万里望吴越。
岂知有天幸,故山得归骨。
扁舟小江上,夜半看月没。

注释

我:诗人自己。
昔:从前。
剑南:古地名,指今四川一带。
烂醉:大醉。
平羌月:平羌江(今青衣江)的月色。
玻瓈:玻璃杯。
春:形容酒如春水般清澈。
吴越:古代两个地区,这里泛指远方。
天幸:意想不到的好运。
故山:故乡的山。
归骨:回归故乡,安葬骨骸。
扁舟:小船。
江上:江面。
月没:月亮落下。

翻译

我曾经在剑南之地游历,那时喝得大醉欣赏着平羌的明月。
举杯品着春天般的美酒,遥望万里之外的吴越之地。
没想到会有这样的好运,能回到故乡安葬我的骨骸。
驾着小舟在江面上,夜晚半途看着月亮落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杂感十首》之一,以"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为韵脚。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首句"我昔游剑南",诗人回忆起在剑南(今四川一带)的游历,那时的他沉浸在醉人的月色中。"烂醉平羌月"描绘出一幅夜晚畅饮赏月的画面,平羌江边的月色想必格外迷人。

接下来的"一杯碧璃春,万里望吴越",诗人借酒表达对远方吴越之地的遥想,一杯清酒仿佛能带他跨越千里,寄托着对家乡的思念。然而,诗中的转折点"岂知有天幸,故山得归骨",透露出诗人意想不到的幸运,即有机会落叶归根,回到久违的故乡。

最后两句"扁舟小江上,夜半看月没",诗人乘坐小舟在江面漂泊,深夜里凝视着月亮慢慢落下,这既是实写江上景色,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寓含了对故乡的依恋和人生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醉酒赏月、遥望远方和回归故土的场景,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既有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又有对故乡的深情厚意,以及对人生际遇的感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