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冯源明先生寿其太夫人(其二)
明 · 韩日缵
跳踯亦何为,寄巢桐树间。
将子不能飞,育之良苦艰。
仰天时一鸣,惄焉摧心肝。
饥渴且不保,宁惜羽毛残。
遥睇双飞鸿,肃肃振高翰。
匪无万里心,天路何漫漫。
将子不能飞,育之良苦艰。
仰天时一鸣,惄焉摧心肝。
饥渴且不保,宁惜羽毛残。
遥睇双飞鸿,肃肃振高翰。
匪无万里心,天路何漫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鸟儿在艰难环境中生存的境遇,表达了对生命的坚韧与对自由的向往。诗人以鸟喻人,通过鸟的挣扎与奋斗,寄托了对冯源明先生及其母亲的敬意与祝福。
首句“跳踯亦何为”,以鸟的跳跃挣扎开篇,引出对生存状态的思考。接着“寄巢桐树间”描绘了鸟儿栖息于梧桐树间的场景,暗示了生存环境的局限与不易。以下几句“将子不能飞,育之良苦艰”、“饥渴且不保,宁惜羽毛残”,展现了鸟儿在食物、安全等方面的挑战,以及为了生存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和牺牲。
“仰天时一鸣,惄焉摧心肝”一句,通过鸟儿的鸣叫,表达了内心的痛苦与挣扎,同时也蕴含着对自由的渴望。接下来“饥渴且不保,宁惜羽毛残”则强调了生存条件的严酷,即使面临生命威胁,鸟儿也不愿放弃最后一丝生存的希望。
最后,“遥睇双飞鸿,肃肃振高翰”描绘了远方飞翔的大雁,它们振翅高飞的姿态,象征着自由与远方的梦想。“匪无万里心,天路何漫漫”则表达了尽管心中怀有远大的志向,但通往理想的道路却漫长而艰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鸟儿生存状态的描绘,寓言了人生的艰辛与追求,表达了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