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通赞
宋 · 王庭圭
太山秋毫两微尘,巨细本无不二门。
四方八面开户牖,是中元有不动尊。
如大圆镜万象入,如大海水百谷奔。
维摩倒用那罗印,用證初心岂或沦。
四方八面开户牖,是中元有不动尊。
如大圆镜万象入,如大海水百谷奔。
维摩倒用那罗印,用證初心岂或沦。
鉴赏
这首诗《圆通赞》由宋代诗人王庭圭所作,通过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对佛法深邃理解的赞美。
首先,“太山秋毫两微尘”以泰山与秋毫的对比,形象地表达了世间万物无论大小,在佛法面前都如同微尘一般,体现了佛教中“一切法平等”的思想。
接着,“巨细本无不二门”进一步阐述了佛法无差别,不论事物大小,皆可通过佛法之门获得解脱的道理。
“四方八面开户牖”描绘了佛法的普遍性和包容性,如同四面八方的窗户,让所有众生都能进入佛法的世界。
“是中元有不动尊”则点明了佛法的核心在于“不动尊”,即佛祖,强调了佛法的中心地位。
“如大圆镜万象入,如大海水百谷奔”运用了大圆镜和大海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佛法能包容万物,如同镜子映照万象,大海容纳百川,体现了佛法的广大和包容。
“维摩倒用那罗印,用證初心岂或沦”最后两句引用了佛教典故,维摩诘菩萨倒用那罗印,象征着通过佛法的实践,能够证得最初的纯净之心,不会被世俗所污染。
整体而言,《圆通赞》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深刻地表达了佛法的博大精深以及其对个体心灵净化的重要性,是一首富有哲理和艺术性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