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再用韵荅严衍二上人(其二)赏析

再用韵荅严衍二上人(其二)

元末明初 · 刘基
蔓草萋迷野色微,嗷嗷鸣雁欲谁依。
残花露淡胭脂靥,落木霜凋薜荔衣。
万国旧闻车轨一,九州今见劫尘飞。
总戎安得英雄将,不放龙蛇起杀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荒凉而沉寂的画面。首句“蔓草萋迷野色微”以蔓草丛生、野色模糊,渲染出一种凄迷的氛围。次句“嗷嗷鸣雁欲谁依”则借雁的哀鸣,表达出孤独无依的情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彷徨。

“残花露淡胭脂靥”通过比喻,将残败的花朵比作带有淡淡露水的红颜,形象地展现了秋日凋零的景象。“落木霜凋薜荔衣”进一步描绘了落叶飘零、薜荔植物在寒霜中枯萎的场景,寓示着时光的无情和岁月的变迁。

接下来,“万国旧闻车轨一”表达了对往昔统一的怀念,而“九州今见劫尘飞”则揭示了现实中的战乱与动荡,尘土飞扬,象征着社会的不安定。诗人感慨万分,呼唤“总戎安得英雄将”,希望有英勇的将领能平息战乱,制止杀伐。

最后一句“不放龙蛇起杀机”寓意深刻,龙蛇象征着潜藏的危机和野心,诗人期盼英雄能阻止这些力量引发更多的冲突,维护和平。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刘基作为元末明初文人的忧患意识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词语解释

嗷嗷的意思:亦作“嗸嗸”。1.哀鸣声;哀号声。《诗·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嗸嗸。” 陆德明 释文:“嗸,本又作嗷。” 高亨 注:“嗸,同嗷。嗷嗷,雁哀鸣声。” 唐 杜甫 《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诗:“万方哀嗷嗷,十载供军食。” 宋 欧阳修 《绿竹堂独饮》诗:“残花不共一日看,东风送哭声嗷嗷。” 清 赵翼 《二麦将收连旬大雨感赋》诗:“米价经年节节高,茅簷待哺正嗷嗷。”《当代》1981年第3期:“老太婆把头搁在儿子肩头,突然嗷嗷大哭起来。”(2).叫呼声;叫喊声。《楚辞·九叹·惜贤》:“声嗷嗷以寂寥兮,顾...

薜荔的意思:(1).植物名。又称木莲。常绿藤本,蔓生,叶椭圆形,花极小,隐于花托内。果实富胶汁,可制凉粉,有解暑作用。《楚辞·离骚》:“擥禾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蘂。” 王逸 注:“薜荔,香草也,缘木而生蘂实也。” 唐 宋之问 《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诗:“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木莲》。(2).梵语Preta的译音。或译为“薜荔多”。义为饿鬼。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九:“薜荔,蒲细,来计反,此译言饿鬼也。”《云笈七籤》卷十:“薜荔者,饿鬼名也。”...

残花的意思:将谢的花;未落尽的花。 北周 庾信 《和宇文内史入重阳阁》:“旧兰憔悴长,残花烂漫舒。” 唐 刘长卿 《感怀》诗:“秋风落叶正堪悲,黄菊残花欲待谁?” 明 刘基 《再用韵答严衍上人》:“残花露淡胭脂靨,落木霜凋薜荔衣。”...

车轨的意思:(1).行车的轨迹。《穀梁传·昭公八年》:“御轚者不得入,车轨尘,马候蹄。”《淮南子·览冥训》:“故却走马以粪,而车轨不接於远方之外。”《后汉书·寇荣传》:“张罗海内,设罝万里,逐臣者穷人迹,追臣者极车轨,虽 楚 购 伍员 , 汉 求 季布 ,无以过也。”(2).车子两轮间的距离。《初学记》卷六引 南朝 宋 谢惠连 《四海赞》:“九夷六蛮,八狄七戎,彫鏤异质,裳嬴殊风,致之以德,车轨斯同。”...

花露的意思:◎ 花露 huālù[(medicinal)liquid distilled from honeysuckle flowers or lotus leaves] 金银花、荷叶等蒸馏制得的汽水,可入药...

劫尘的意思:亦作“刧尘”。亦作“刼尘”。1.凡尘,人世。 清 黄宗羲 《陈定生先生墓志铭》:“贞元朝士无多,劫尘冷落。” 清 洪昇 《长生殿·闻乐》:“药捣长生离刼尘,清妍面目本来真。” 清 珠泉居士 《续板桥杂记·轶事一》:“觉当时尚有秋水一泓,兹则尽成平陆,亦刧尘之小变也夫。”(2).谓兵火战乱之馀烬。 元 耶律楚材 《过沁园有感》诗:“垣頽月榭经兵火,草没诗碑覆劫尘。”...

旧闻的意思:◎ 旧闻 jiùwén[old anecode or event] 指过去发生的事情,特指掌故、逸闻、琐事等...

九州的意思:[释义](名)传说中的我国上古行政区划,后用作“中国”的代称。 [构成]偏正式:九(州...

龙蛇的意思:◎ 龙蛇 lóngshé[dragons and snakes] 比喻非常的人物深山大泽,实生龙蛇。——《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杜预注:“言非常之地,各生非常之物。”...

落木的意思:落叶。 唐 杜甫 《登高》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 长江 滚滚来。”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三:“鋭进百餘步,困惫,又皆落木梗路,遂迴。” 清 顾炎武 《广昌道中》诗之二:“枯荑春至迟,落木秋来早。”...

蔓草的意思:[释义](名)爬蔓的草。 [构成]偏正式:蔓(草...

鸣雁的意思:(1).《诗·邶风·匏有苦叶》:“雝雝鸣雁,旭日始旦,士如归妻,迨冰未泮。” 毛 传:“雝雝,雁声和也。纳采用雁,旭日始出,谓大昕之时。” 郑玄 笺:“雁者,随阳而处,似妇人从夫,故昏礼用焉。”后用“鸣雁”指嫁娶之事。 北周 庾信 《彭城公夫人尔朱氏墓志铭》:“三星照夜,佇稽鸣雁之期;七日秉秋,坐廌飞皇之兆。” 倪璠 注:“婚姻六礼皆用雁,故云鸣雁之期。”(2).鸣啼的大雁。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九:“鸣雁飞南征,鶗鴂发哀音。” 南朝 宋 范泰 《九月九日》诗:“劲风肃林阿,鸣雁惊时候。”...

萋迷的意思:(1).草木盛貌。 宋 叶适 《题潘彦庶群书辨正》:“ 汉 沔 之间,草树萋迷,后 苏 前 禰 ,弃掷甚众。” 明 唐寅 《和沉石田落花诗》之六:“谿水东流日转西,杏花零落草萋迷。” 高兰 《哭亡女苏菲》诗:“今年今日啊!你的坟头已是绿草萋迷。”(2).凄凉而模糊。 宋 苏轼 《西太一见王荆公旧诗偶次其韵》之二:“闻道 乌衣巷 口,而今烟草萋迷。”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 明 李梦阳 《去妇词》:“宛转流苏夜月前,萋迷宝瑟烟花里。”...

杀机的意思:...

万国的意思:万邦;天下;各国。《易·乾》:“首出庶物,万国咸寧。”《史记·东越列传》:“今小国以穷困来告急天子,天子弗振,彼当安所告愬?又何以子万国乎?” 唐 杜甫 《垂老别》诗:“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明 李梦阳 《赠何舍人赍诏南纪诸镇》诗:“日月重悬万国朝,雷雨赦过羣方悦。”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以一人之詔旨立宪,宪其所宪,非大地万国所谓宪也。” 郭沫若 《水平线下·到宜兴去》:“国际资本家万矢一的地倾向着我们这个还在资本制度以前的 中国 ,把我们 中国 已经作为了万国的商场,彼此在这儿互相...

雄将的意思:犹勇将。《后汉书·冯异传》:“ 异 与贼相拒数十日,虽屡获雄将,餘众尚多,可稍以恩信倾诱,难卒用兵破也。”...

胭脂的意思:◎ 胭脂 yānzhi[rouge;cochineal] 由胭脂虫雌虫的干燥身体组成的一种红色染料;一种化妆用的红色颜料,也用来画国画胭脂膏子...

野色的意思:原野或郊野的景色。 唐 白居易 《冀城北原作》诗:“野色何莽苍,秋声亦萧疏。” 宋 王安石 《见远亭一绝上王郎中》诗:“野色轩楹外,霞光几席间。”《醒世姻缘传》第十四回:“朝外看那沿河景致……却也有野色撩人。”...

英雄的意思:◎ 英雄 yīngxióng[hero] 非凡出众的人物。指见解、才能超群出众或领袖群众的人总揽英雄。——《三国志·诸葛亮传》英雄乐业。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总戎的意思:(1).统管军事;统率军队。《魏书·尉元传》:“臣以 天安 之初,奉律总戎,廓寧 淮 右,海内既平,仍忝 徐 岳。”《周书·武帝纪下》:“帝总戎北伐。” 唐 杨炯 《中书令汾阴公薛振行状》:“ 吐蕃 不庭,詔 英王 为元帅,总戎西讨。” 宋 叶适 《亲征》:“ 太祖 、 太宗 未尝不自总戎; 真宗 之初,固已幸 大名 矣。”(2).统帅。亦用作某种武职的别称。如 唐 人称节度使为总戎; 清 时称总兵为总戎。 唐 杜甫 《将赴成都草堂》诗之五:“共説总戎云鸟阵,不妨游子芰荷衣。” 仇兆鳌 注引 黄希 ...

薜荔衣的意思:用薜荔的叶子制成的衣裳。原指神仙鬼怪所披的衣饰,后借以称隐士的服装。 唐 孟郊 《送豆卢策归别墅》诗:“身披薜荔衣,山陟莓苔梯。” 唐 白居易 《重题》诗:“谩献《长杨赋》,虚抛薜荔衣;不能成一事,赢得白头归。” 清 曹寅 《小游仙》诗之十三:“ 黄海 仙人薜荔衣,斑龙偷跨跡如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