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慈寺别沈元戎
夏云骄酿雨,关树远通津。
门外长安路,樽前出塞人。
愿分双宝剑,万里静胡尘。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苏澹的《弘慈寺别沈元戎》描绘了在古老的寺庙中送别友人的场景。"萧寺送行频"一句,以萧瑟的寺庙为背景,暗示了离别的频繁和哀婉气氛。"蝉声入座新"则通过夏日蝉鸣的引入,增添了离别的清新感,也寓含时光流转之意。
"夏云骄酿雨",夏日的乌云仿佛带着骄傲的情绪酝酿着雨水,既写实天气,又象征着离别时情绪的翻涌。"关树远通津",关外的树木延伸到远方,似乎连接着朋友将要前往的道路,表达了对友人长途跋涉的关切。
"门外长安路,樽前出塞人"两句,直接点明了友人即将踏上前往边塞的路途,长安路遥,酒杯前的离别显得尤为沉重。"愿分双宝剑,万里静胡尘"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期望,希望他能像宝剑一样锐利,平定边疆的战乱,带来安宁。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离别的伤感,又有对友人的壮志豪情的鼓励,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对国家安宁的期盼。
词语解释
宝剑的意思:...
长安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出塞的意思:◎ 出塞 chū sài[come out to border area][古] 远出边塞...
胡尘的意思:(1).胡地的尘沙。 北周 庾信 《王昭君》诗:“朝辞 汉 闕去,夕见 胡 尘飞。” 明 梁辰鱼 《拟出塞》曲:“有崎嶇北污胡尘,哀笳倚拍,家山何处。”(2).胡人兵马扬起的沙尘。喻胡兵的凶焰。 南朝 梁 任昉 《宣德皇后令》:“拥旄司部, 代 马不敢南牧;推轂 樊邓 ,胡尘罕尝夕起。” 唐 白居易 《法曲》:“以乱干和 天寳 末,明年胡尘犯宫闕。” 宋 辛弃疾 《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词:“落日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 明 屠隆 《綵毫记·访道仙翁》:“万户伤心泣野燐,衣冠无处避...
入座的意思:见“ 入坐 ”。...
塞人的意思:指古代塞外的游牧民族。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杂志一》:“ 二郎山 下雪纷纷,旋卓穹庐学塞人。”...
送行的意思:[释义](1) (动)到远行人启程的地方;和他告别;看他离开。 (2) (动)饯行。 [构成]动宾式:送|行 [例句]为君送行。(作谓语)...
通津的意思:(1).四通八达之津渡。《梁书·武帝纪上》:“追奔逐北,奄有通津。” 唐 皇甫冉 《西陵寄灵一上人》诗:“ 西陵 遇风处,自古是通津。” 明 邢昉 《雨后山家始见桃花》诗:“閒宜临浅水,暖欲傍通津。”(2).喻显要的职位。 晋 陶潜 《咏三良》:“弹冠乘通津,但惧时我遗。” 唐 司空图 《榜下》诗:“三十功名志未伸,初将文字竞通津。”...
外长的意思:◎ 外长 wàizhǎng[foreign minister] 外交部部长的简称...
萧寺的意思: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中:“ 梁武帝 造寺,令 萧子云 飞白大书‘萧’字,至今一‘萧’字存焉。”后因称佛寺为萧寺。 唐 李贺 《马》诗之十九:“萧寺驮经马,元从 竺国 来。”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楔子:“可正是人值残春 蒲郡 东,门掩重关萧寺中。”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鲁公女》:“ 招远 张于旦 ,性疎狂不覊,读书萧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