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人见和复次韵
宋 · 葛胜仲
渊明事独往,谋酒不谋国。
引壶自酌罢,高卧幽窗北。
孤松供盘桓,五柳伴幽寂。
时赴中道邀,未觉体小剧。
八旬弃县令,忻若重负释。
安石登冶城,清谈工剖击。
竹林事游燕,百金费群客。
丝竹聊写情,副此杯铛癖。
岁晚白鸡梦,颓龄天不惜。
二士俱好饮,世运属艰棘。
身今扫閒轩,红蕖荫鲂鲫。
远挹环峰秀,下临湍水激。
得酒且尽欢,何人寿金石。
不如更添烛,夜漏淹晷刻。
醺酣便逃禅,酩酊非阏适。
从教醉谬误,黎明不能忆。
引壶自酌罢,高卧幽窗北。
孤松供盘桓,五柳伴幽寂。
时赴中道邀,未觉体小剧。
八旬弃县令,忻若重负释。
安石登冶城,清谈工剖击。
竹林事游燕,百金费群客。
丝竹聊写情,副此杯铛癖。
岁晚白鸡梦,颓龄天不惜。
二士俱好饮,世运属艰棘。
身今扫閒轩,红蕖荫鲂鲫。
远挹环峰秀,下临湍水激。
得酒且尽欢,何人寿金石。
不如更添烛,夜漏淹晷刻。
醺酣便逃禅,酩酊非阏适。
从教醉谬误,黎明不能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两位爱好饮酒的隐士的生活状态与心境,通过对比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人物选择,展现了对自由、自然与饮酒之乐的追求。
首句“渊明事独往,谋酒不谋国”,借用了陶渊明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功利的淡漠。接着,“引壶自酌罢,高卧幽窗北”描绘了独自饮酒、静卧窗边的画面,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氛围。
“孤松供盘桓,五柳伴幽寂”进一步渲染了隐居生活的孤独与宁静之美,松树与五柳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坚韧与淡泊。接下来,“时赴中道邀,未觉体小剧”则表明了诗人虽身处孤独,但内心充实,享受着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八旬弃县令,忻若重负释”反映了诗人对官场束缚的解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而“安石登冶城,清谈工剖击”则以王安石为例,对比了不同人物在不同环境下的选择与追求。
“竹林事游燕,百金费群客”描绘了竹林七贤的聚会场景,强调了友情与自然之乐的重要性。“丝竹聊写情,副此杯铛癖”则表达了诗人通过音乐与饮酒来抒发情感,追求生活中的乐趣。
“岁晚白鸡梦,颓龄天不惜”暗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长寿的渴望。最后,“二士俱好饮,世运属艰棘”总结了两位隐士的生活态度与时代背景的矛盾,表达了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比不同人物的选择与生活状态,展现了对自由、自然与饮酒之乐的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