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景通先生书堂
宋 · 赵抃
志士博古今,名贤口诵圣。
通则施所有,致君翼时政。
穷斯处岩穴,信道宗天命。
富贵贫贱耶,乌与一息竞。
先生抱蜀奇,不为席珍聘。
学易到深处,研几剧精静。
书屋数百椽,寒松夹幽径。
竹森潇洒观,泉逗潺湲听。
小人多谤訾,先生自吟咏。
其徒识所归,归雅不归郑。
今时自薄恶,先生自醇正。
其徒知所入,入贤不入佞。
忧弊以文救,敌邪以道胜。
先生终其为,彼俗徒诟病。
通则施所有,致君翼时政。
穷斯处岩穴,信道宗天命。
富贵贫贱耶,乌与一息竞。
先生抱蜀奇,不为席珍聘。
学易到深处,研几剧精静。
书屋数百椽,寒松夹幽径。
竹森潇洒观,泉逗潺湲听。
小人多谤訾,先生自吟咏。
其徒识所归,归雅不归郑。
今时自薄恶,先生自醇正。
其徒知所入,入贤不入佞。
忧弊以文救,敌邪以道胜。
先生终其为,彼俗徒诟病。
鉴赏
此诗颂扬了张景通先生的高尚品德与卓越学识。开篇即点明先生博古通今,名贤推崇,立志辅佐君王,改善时政。无论是显达还是困顿,先生皆能坚守信念,不随波逐流。其学识深邃,尤在《易经》之学,洞察细微,心静如水。书斋内,数百间屋宇环绕着苍翠松林,幽径两旁,泉水潺潺,竹影摇曳,构成一幅宁静高雅的画卷。
先生虽遭小人诽谤,却能自得其乐,吟诗作对。其弟子们追随其后,崇尚雅正之风,远离郑卫之音。在世俗眼中,先生或许被视为异类,但他坚守正道,以文救弊,以道胜邪,最终成为众人诟病的对象。然而,这正是他坚持自我,不为世俗所动的体现。全诗通过描绘张景通先生的生活场景和精神风貌,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人格魅力和坚定的道德立场。